新起点
核受体
2020-03-17 10:06:10
核受体是细胞内一类转录因子的统称。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在细胞生长、发育、分化与新陈代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核受体都位于细胞内部,因此它们的激素均为溶脂性,这样才能穿越由脂肪构成的细胞膜。对核受体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70年代末期第一批核受体被提取、分离了出来。核受体同激素结合后被激活,激活后的核受体复合物负责引导靶基启动因子的转录。核受体的一个独特性质是将它们与其他类别的受体区分开来,这是它们直接与基因组DNA表达相互作用和控制其表达的能力。 因此,核受体在胚胎发育和成体内平衡中发挥关键作用。 如下所述,核受体可根据机制或同源性进行分类。目前已知的核受体仅存于动物基因组中,和动物最为接近的领鞭毛虫都没有。真菌、藻类、植物和其它原虫中都没有发现核受体。几乎最早的动物就已经有了核受体基因,在已测序的物种中,多孔动物门的大堡礁海绵 Amphimedon queenslandica拥有两个核受体基因,栉水母动物门的淡海栉水母 Mnemiopsis leidyi 也有两个核受体,扁盘动物门的丝盘虫 Trichoplax adhaerens 有4个核受体,刺胞动物门的星状海葵 Nematostella vectensis 有17个核受体。线虫动物门的秀丽隐杆线虫的核受体基因达270个,黑腹果蝇与其它常见昆虫有21个,斑马鱼有73个。人类、小鼠和大鼠分别拥有48、49和47个核受体基因。结合到核受体上的配体通常是亲脂性的物质,例如内源性的激素、维生素A和D,以及外源化合物(英语:xenobiotic)如内分泌干扰物等。由于核受体调节下游大量的基因表达,少量配体结合到核受体上就会引发生物体的显著反映。许多被调节的下游基因与疾病相关,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批准的药物中约有13%以核受体为靶标。有一大批核受体还是孤儿受体,即其内源性配体尚未发现(或者有候选但未达成共识)。其中包括FXR、LXR和PPAR,有大批代谢中间产物能与之结合,如脂肪酸、胆汁酸、类固醇等,但只有很低的亲和性。因此这些核受体很可能是体内代谢产物的感应器。其它一些孤儿核受体,如CAR、PXR等,很可能是外源化合物(英语:xenobiotic)的感应器。这些核受体激活后能启动一系列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的表达,来催化这些外源化合物的代谢。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