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心房颤动
2020-03-13 01:48:45
心房颤动(英语: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Af 或 A-fib),又称为心房微颤、房颤、心房纤维性颤动、心房纤颤、房性纤颤等,是心脏不正常节律/心律不整的一种,特色是心脏快速而不规则的跳动。心房颤动一开始发生时持续的时间可能相当短暂,但发作时间有可能越来越长、甚至不会缓解。大部分发作时没有症状(英语:Asymptomatic),有时病患会感觉到心悸、昏厥、呼吸困难、胸痛 。心房颤动会增加心脏衰竭、失智症和中风的危险性。高血压和瓣膜性心脏病(英语:vavular heart disease)是造成心房颤动的两个最常见危险因子。其他和心脏相关、也会增加得到心房颤动的危险因子还有:心脏衰竭、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症和先天性心脏病。在发展中国家,瓣膜性心脏病多半是因为风湿热所造成。和肺脏相关而会增加得到心房颤动的危险因子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肥胖症和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他危险因子尚有:过量饮酒、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然而,一半以上心房颤动的病人并没有上述所说的危险因子。当摸到紊乱的脉搏时可以推测可能患有此疾病,但确切诊断要靠心电图 ,心电图上会看到不规则的心室节律及找不到代表心房节律的P波(英语:P wave (electrocardiography))。心房颤动的治疗一般是用药物将心跳速度降至接近正常的范围(此治疗策略称为速度控制,英语:rate control)或是用药物将不规则的心律整流为正常的窦房节律(此策略称为心律控制,英语:rhythm control)。电极心脏整流(英语:Cardioversion)可用于将心律整流为正常的窦房节律,当病人生命征象不稳定时常使用这个方法。射频烧灼术(英语:Radiofrequency ablation)可用于防止心房颤动的再发。心房颤动会增加中风的危险性,而依据病患发生中风的危险性高低不同,会分别建议给予抗凝剂如华法林或阿司匹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药物虽然会减低中风的风险,但会增加大出血的风险。心房颤动是最常见之引发异常心脏跳动的原因。在欧洲以及北美洲,据2014年估计,约有2至3%的人口受到心房颤动的影响,相较于2005年的0.4至1 %人口,此疾病的患者人数有所增加。而在发展中国家,男性约有0.6 %患有此一疾病,而约有0.4%女性人口,亦受到心房颤动的困扰。患有心房颤动的人口比例随着年纪而增加,50岁以下的人口,仅有0.14 %;而60至70岁的年龄层,则提升为4%;而一旦超过80岁,则超过14 %的年长者会有心房颤动的问题。据统计,心房颤动和心室纤维颤动在1990年造成约29,000死亡病例,而在2013年,此数据增加为112,000名。而历史上首次记录脉搏异常的报告出自1749年法国外科医生尚巴提·德·塞纳(英语:Jean-Baptiste de Sénac);而首次利用心电图记录心房颤动过程者则是1909年,由英国的汤玛斯·路易斯爵士(英语:Thomas Lewis)所完成。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