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赤溪
2020-04-03 12:05:57

赤溪街道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区西南部。赤溪街道下辖23个行政村,人口1.8万,土地总面积2790.01公顷,为兰溪六大街道中人口最少的一个街道,是兰溪市最重要的纺织业发展基地之一。在兰溪市人民政府撰写的《兰溪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赤溪街道被规划为兰溪市未来中心城区,属于兰溪市第一等级城镇,兰溪市主要产粮区之一。

赤溪街道地处黄土丘陵,土质红赤。境内有一溪流名为赤溪,雨季溪流水成红赤,故取其意而名之——赤溪。

赤溪为赤溪街道境内流经溪流;亦名永昌溪,上游称张溪,中游称竹溪。发源于建德县赤姑坪,向南流经东风水库至永昌,经杨塘折东南过赤溪桥头,与白沙溪会合,经插口入衢江。横穿瑞溪,永昌,赤溪3乡镇,长21km,在兰溪市境内流域面积135平方公里,总落差470米,河道比降3.15‰。径流曲折,断面狭小,水流受阻严重。上游有金山头,火炉山两座水库(合称东风水库),控制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有4条小支游:下凌溪,下洪溪,胡思溪,白沙溪。

居民绝大多数是汉族,畲族为少数民族。

土壤类型

2014年,赤溪街道确立了“三个接轨”的总体发展思路,即接轨经济开发区(兰溪经济技术开发区)、接轨现代物流园(浩鑫物流园)、接轨城市后花园(京兰文化园)。

按照赤溪街道集镇村庄规划,依托市开发区和街道原有工业功能区及330国道外迁改到路线进行布局。工业用地布局在330国道和金秋岗工业园区之间,使整个园区连接成片与周边工业用地一起形成工业用地规模,另外,在原有俞家毛驯毛巾园区及朱犁工业园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集镇依托330国道和现集镇范围,根据集镇规划需求布局建设用地。

赤溪街道金秋岗园区毗邻新330国道,为市经济开发区赤溪分区,2007年经兰溪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园区开发用地规划145公顷。 园区发展主要沿330国道两侧展开,市开发区近在咫尺;规划高标准,专门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就集镇、园区重新规划,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园区配套齐全,近年累计实现园区基础投入超亿元,开发面积2300余亩,现有入园企业60多家。

其二期工程位于兰游公路以南金秋岗地块,面积约180亩。

目前兰江新区和赤溪街道主要由110千伏登胜变和中洲变供电,受变电容量等限制,这两个变电所已无法新增出线提高供电能力。110千伏赤溪输变电工程隶属金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其主供区域为兰江新区和赤溪街道,按无人值班有人值守、智能化变电站标准设计。

金华电业局110kV赤溪输变电工程列入浙江省发改委2011年立项项目,工程计划于2014年建成投产。110kV赤溪变位于兰江新区(兰溪市城市副中心)西南部,赤溪街道东徐村东南侧300米的丘陵园地上,占地面积2592m2。远景规模:变电容量3×5万千伏安,110千伏进线3回。本期建设规模:变电容量2×5万千伏安;110千伏进线2回:孟湖-赤溪1回线(新建架空线路长约3.1公里)、曹家-赤溪1回线(新建架空线路长约3.1公里),以上2回线路为同塔双回架设,线路廊道路径长度3.1公里;截面为300mm2 ,新建塔基17基。;

粮食生产功能区是以集中连片的标准农田为基础,以完善农田设施、提升农田质量、提高生产技术和健全服务体系为目标,按照建设良田、应用良种、推广良法、配套良机的要求,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完善设施、长久保护、强化管理,使之成为粮食稳产高产高效模式示范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

本辖区内有两个升级粮食生产功能区:横村畈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杨塘畈粮食生产功能区。

横村畈粮食生产功能区位于赤溪街道,主要涉及赤溪街道常满塘、柳塘、浣江等6个行政村。,规划总面积4302亩,项目总投资678万元,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300余万元,面积1100亩,主要建设田间道路2560米、田间排水渠2580米、灌渠6680米,集机械育秧、稻谷烘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中心一座。通过功能区建设,使该功能区年增产粮食215吨,年增综合效益150余万元。 2011年被评为首批10个示范性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之一,2012年被评为第一批金华市示范性粮食生产功能区名单。

杨塘畈粮食生产功能区于2011年建设完成,建设面积3000亩,2012年10月通过省级认定验收。

辖区内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如下:

辖区内兰溪市重点建设项目如下:

辖区内共有注册企业161家,按照经营项目分类:其中纺织89家(含毛巾纺织纺织43家),印染3家,标签印染2家,原料10家,塑料6家,餐饮休闲10家,金属加工6家,其它加工13家,能源2家,其它20家。

赤溪方言是浙江南区吴语金衢片中的一个小分支,同兰溪方言仅略有差别,语音特点与北方吴语大致相同。

尽管存在差异,但完全不影响跨境乃至跨县范围的沟通。

90年代初,辖区内办有中心幼儿园,是唯一一所可托付幼儿学习的场所。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民办幼儿园逐渐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竞争环境。辖区内现有4所幼儿园,均为日托模式:赤溪街道中心幼儿园,赤溪街道天星幼儿园,赤溪街道石龙头幼儿园,金色童年幼儿园。

2014年4月,兰溪市教育局对全市办园满一年的130所持证幼儿园进行了全面评估审核。从评估结果来看,园区内4所幼儿园教学环境水平处于全市中等,同城区相比差距较大,在乡镇街道间则处于较好水准。

教育管理水准亦逐渐规范化,2014年2月1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向赤溪街道天星幼儿园授予了餐饮服务开办申请行政许可。

2015年11月23日,兰溪市教育局评定赤溪街道朝阳幼儿园为三级幼儿园。

兰溪赤溪中心学校:包括小学部和初中部,为辖区内适龄少年儿童提供九年义务教育。

学校荣誉:学校曾荣获“金华市农村示范初中”、“金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金华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单位”、“兰溪市文明单位”、“兰溪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素质教育达标学校”、“兰溪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兰溪市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兰溪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等几十项荣誉。 学校的小记者活动与书画活动成效显著,学校综合质量一直名列兰溪市农村学校前茅,2011年学校综合质量考评名列兰溪市农村学校第一名,2012年学校综合质量考评获兰溪市农村学校一等奖。

鉴于农村教育同城区教育客观上的差异性,加上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导致不少辖区内学龄儿童舍近求远前往市区学校借读。

前身是兰溪县赤溪乡中心国民小学,1940年创办,校址设后龚祠堂内,学校设有宿舍、食堂。1941年改迁插口祠堂。1942年冬,由于日寇入侵,一度停办。1944年在上金台复课,1945年学校迁姓叶村殿街厅内。1950年改名为“尽龙头小学”。1958年因校舍紧张,迁张家。1967年学校回迁新叶,并新建9间校舍。1969年更名“石龙头五七学校”。1982年8月,改称“赤溪中心小学”。 2007年8月,整体并入赤溪中心学校。

原为单一小学教育,上世纪90年代自姓叶校区迁址至石龙头集镇;现已撤销并入赤溪中心学校。

兰荫职校:赤溪中心学校成立后,在原赤溪乡中心小学旧址建立,以培养中医学人才为目标。

街道内设综合办、农办、经济发展办、组织宣传办、计生办、城建办;司法所、财政所等办公室。对所辖村分三个工作片进行分工管理,分别为杨塘工作片、后龚工作片、王铁店工作片。

赤溪警务室辖姓潘村、姓叶村、郑麻车村、王铁店村、东徐村、插口村、后龚村、柳塘村、常满塘村、浣江村、下洪溪村、上汤村、下汤村、桥头村共14个村,人口约1万余人,赤溪街道办事处、赤溪中心学校等机关单位所在地,辖区内企事业单位较多。

兰溪市赤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隶属于兰溪市卫生局,位于兰溪市赤溪街道姓叶村,占地面积3038平方米:提供辖区内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家庭健康档案管理、农民健康体检、慢性病健康管理、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处理等公共卫生服务,承担学校卫生、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等公共卫生协管,负责本中心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室的一体化管理工作。

该服务中心为兰溪市26家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之一;同时还是该兰溪市建立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试点单位之一,组建了以在职的全科医生、护士、公卫医生及乡村医生为成员的4支医疗服务团队,在每个村公布团队成员的照片、姓名和电话,上午接诊,下午走访。

以下为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情况:

赤溪新区新建之前,当地居民的早市活动基本在石龙头老街进行。后随着赤溪新区的建设,方才逐渐形成现如今的集市。 本辖区于1998年建成“石龙头菜市场”,后更名为“石龙头综合市场”,隶属于兰溪市赤溪街道姓潘村经济合作社。经营内容:鲜肉、蔬菜、水果、干货、吃食店、家禽、卤味、豆制品、禽蛋、冷冻食品、水产。

2013年7月,兰溪市赤溪街道石龙头综合市场工程开工,建筑面积约2300㎡,项目一期投资430万元,市场按两层布局设计,一楼为菜市场,二楼为超市功能。2013年,该市场被评为浙江省省文明示范农贸市场。该市场为兰溪市2013年三产重点项目,2014年1月28日投入正式运营。

兰溪市赤溪街道文化大楼(暨赤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位于兰溪市赤溪街道石龙头集镇至330国道连接线南侧地块。工程当前已进入收尾阶段,其中: 食堂工程工程资约800万元,面积约5200㎡; 室内装修工程造价约270万元; 景观及室外配套工程投资约149万元。

2014年,石龙头防洪围片在洪水到来之前投入使用,排涝设施正常运行,是全市13个标段进度最快的的项目。石龙头集镇首次告别了一有洪水立马受淹的历史。目前整个工程土方全部完成,正在做挡水墙和六角块铺设工程,预计10月底全面完成。后龚、浣江围片已列入省重点防洪堤坝建设,预计2015年启动建设,建成后赤溪将取得防洪抗洪的阶段性成果。

石龙头防洪围片项目隶属兰溪市钱塘江农防加固工程第二期,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规模为上新方、周村、石龙头片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其余围片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总投资约为3.21亿元人民币,项目业主为兰溪市水务建设工程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资金来源为中央、省级补助和地方财政拨款。

12月12日,赤溪街道姓叶、俞家、王铁店3个农村淘宝服务站隆重开业。今年以来,赤溪街道积极把握“互联网+”契机,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服务体系,并有效探索工业企业转型“触网”、跨境电商、电商扶贫、电商统计等工作。

2013年,该街道开始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关停设在村中、溪流边等禁养区的不规范养殖场189家,改造提升48家生猪养殖场。今年,48家生猪养殖场改造提升已通过验收。如何对完成改造提升的生猪养殖场实行长效管理?今年10月,赤溪街道积极探索对生猪养殖场实行‘身份证’管理制度,对完成改造提升的48家生猪养殖场发放“身份证”。‘身份证’上核定的限养数量,是根据干粪池、沼气池和配套池大小等环境荷载能力计算的。为了加强对生猪养殖场的巡查监管,该街道将48家生猪养殖场分成四片区管理,每个片区有一个街道畜牧员,每一家生猪养殖场都落实两名巡查责任人,每周他们都会巡查走访,发现超养、偷排等问题会立即要求养殖场整改。该街道的做法也得到兰溪市治水办的肯定,表示明年将在全市推广。

街道自2013年成为兰溪市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单位。 2015年5月,大型“废宝再生资源处理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工作人员对垃圾进行再次分类;分好的垃圾通过粉碎、挤压,再进行发酵,并与吉吉彩公司合作,进而产生了有机肥料,有效推进垃圾减量工作。

赤溪地区特制小食,多用特制烤炉烤制而成,如肉大饼,霉干菜,酥饼。此三种食物,热食最佳。

肉大饼为当地最受欢迎的早餐美食,饱满充实,价廉味美。一块大饼配合一根油条,则成为典型的“一夹大饼油条”(字面亦表明了油条当夹在大饼之间,人们亦戏称为“三明治”)。其成分主要以面粉为主,经特质的烤炉熏烤,令人馋涎欲滴,欲罢不能。烤制工序令其丧失诸多水分,当地人往往配合豆浆为辅食,解渴又开胃。

霉干菜有多种做法,烤、炸、煎。赤溪本地霉干菜多采用烤制,一如制作肉大饼的烤炉。可做早饭,亦可作点心。采用白面、猪肉、葱花、霉干菜、芝麻等原料作馅,经木炭火烤制。鲜嫩的五花肉,葱郁的葱花完美地融入到霉干菜中。因其制作工艺方便,食用亦没有特定偏好(如肉大饼只在早饭贩售),诸多手艺人推着小车在车站等人流密集处贩售,极受欢迎。随着兰溪工业化进程,不少外地务工人员学习霉干菜手艺后,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

酥饼为金华地区特产,名声不在火腿之上,然口碑远远高于金华火腿。系有特制的脂烙酥而得名。脂烙酥用上好的猪油,拌以适量蒸好的面粉,化油时加适量花椒、桂皮,油化后剔出已炸酥的花椒、桂皮,再和面成馅。火烧皮用香油和面,包制好入炉,用文火烘烤而成。其特点是皮酥,瓤有异香而不腻。酥饼一般不作为早餐食用,更多地被当作招待贵宾的点心。该食品工业化生产后,只能提供室温口感,然而最佳食用方法则应当选取趁热出炉的酥饼,在油脂半融未融、糖分既粘非粘的状态下享受最佳。

芝麻条为当地小食特色。传统上只在节庆期间供应,秋收芝麻后,农户先以芝麻扎取芝麻油,多余芝麻则制成芝麻条保存,其口感酥脆、味香甜美。当地居民以该食物创建“老口味食品厂”,首次参加华东农交会就被评为金华市优质农产品金奖。

冬米糖,入冬时将糯米蒸熟,经冻后晒干,再将冻米炒胖拌糖煎熬,冷却后切成条状小片即成冬米糖。有小孩家庭尤多制作。

算是兰溪最古老最典型最普通的夏令饮品了。制作的原料非常简单,淀粉(番薯粉、荸荠粉、葛粉、藕粉、芭蕉粉皆可)加上糖水,条件好的再配点薄荷。一碗晶莹剔透、糯软爽滑、香甜可口的水晶糕摆在你面前,看看都冰爽惬意。据传清末,兰溪就有夏天吃水晶糕的传统,盛夏之时食用,清热解渴,一直延传至今。

腌萝卜同样为早餐辅食。当地人如在家就餐,多煮粥类作食,并辅助以腌小萝卜。小萝卜洗净后置入坛中发酵,待食用时方才取出使用。鲜脆爽口,十分开胃。

东徐村为街道内最大的翠冠梨种植基地。1999年从浙江省农科院引进的优良早熟梨,该品种果实近园形,平均果重230克,大果重450克以上,果形指数0.96,果皮光滑,底色绿色,果肉白色,肉质细嫩脆、味甜、汁多,可溶性固形物11-12%,3月底4月初开花,7月中旬成熟上市,是砂梨系统中品质极优的品种。在2003年被农业部认定为绿色无公害产品,2003、2005年连续二届被评为金华市精品水果展示会金奖,2005年获得省精品水果展示会金奖。

位于赤溪街道姓叶村外,为清嘉庆五年(1800年)所造:四柱五楼,高约800厘米,坊上有镂空与高浮雕装饰,工艺精细,檐口雕有鹬鸟啄河蚌的图案。1996年12月31日被浙江省文物局列为兰溪市重点保护文物。

赤溪桥,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位于赤溪桥头村西,是兰溪市最古老的石拱桥。为江永贵兄弟捐资始建,2孔,每孔净跨8.9米,全长20.5米,桥面4.6米,两旁设有栏杆,桥前立有石碑(现废)。嘉庆五年(1800),张伯乐,裘钧友等为首重修,现存完整。

金龙桥,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位于姓潘村石龙山西侧。

浙商回归重点招商项目京兰文化休闲园。项目投资主体为京兰水泥集团,项目位于赤溪街道插口村,用地涉及赤溪街道及兰江街道,规划用地面积1000多亩,建设内容包括京兰园休闲文化园、大司马墓公园、农耕文化园、体育文化公园、高档会所区及旅游度假区等,项目总体分三期,总投资6亿元多元,建设期3年左右,是兰溪目前规划最大的综合文化园项目,用地1100亩。自2012年开始,赤溪街道开始征地工作。

云水山庄座落在市西南郊区(插口村),距市中心6公里,山庄依山傍水,座北朝南,远眺仙霞山脉,近收衢江于眼底。山庄广泛运用唐、宋、元、明、清时的木雕、砖雕和石雕,建筑独具风格,山庄占地3万多平方米,是一家集文化交流,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观光园, 是兰溪市首批三星级农家乐单位。区内占地1500㎡唐传佛教“如来宝殿”,藏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木、砖、石雕件上万件。还有500㎡的明清建筑“秀野书画”、容纳百人的竹木餐厅、可供300多人的野吹烧烤广场等休闲娱乐设施。二期建筑将建30幢仿明清建筑的小木屋,中型会议室,水上娱乐活动中心,垂钓中心,户外体能训练基地等。为市级农家乐经营户三星级。

休闲农庄位于兰溪市赤溪街道下洪溪村,为市级农家乐经营户三星级。

2013年1月,兰溪首部自制22集电视连续剧《纺织人家》在兰溪电视台首播。电视剧由兰溪电视台和赤溪纺织龙头企业浙江彩之源纺织有限公司联合摄制。该剧是市广播电视台首部自拍自制并达到国家播出标准的电视剧。本剧通过纺织人家两代人的创业爱情故事,展现兰溪纺织行业艰苦奋斗、转型升级的历程,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采用兰溪演员、兰溪场景,并融合了兰溪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 《纺织人家》的导演团队来自浙江电艺影视有限公司,全部是兰溪演员、兰溪场景、兰溪故事,融合了兰溪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

《赤溪街道志》编纂工作从2012年12月开始,经过了充分准备,搜集资料,纵记史实,几订纲目,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最终完成了约75万字,分15编、68章、214节的志书专著,配有记、诗赋、图表、录、照片等。志书前有所稽,后有所鉴,贯古通今,内容翔实,全面客观记述了赤溪的自然、经济、社会兴衰变迁的历史,是了解赤溪、认识赤溪的珍贵地情资料。

书号: ISBN 978-7-308-13136-0

出版发行:浙江大学出版社

版印次:2014年9月第一版

定价:138元

本书由兰溪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国成作序,兰溪市政协主席刘成芝题字。吴国成在序中写道:“盛世修志,志载盛世”是历史赋予当代人的担当,义不容辞。对于赤溪街道来说,《赤溪街道志》是一部兴利除弊的“资治通鉴”,对于全街道人民,特别对青少年来说,是一份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乡土教材;对于身在他乡的赤溪籍儿女而言,更是一笔沟通信讯,记忆乡音,解慰乡情的精神财富。

生于1267年,卒于1322年,字希轩,号碧湖,兰溪甘棠乡人,宋丞相陈宜中侄子。自小兼通梵教,骑射亦精。后入朝,以功拜大司徒,进阶银青荣禄大夫。卒葬兰溪甘棠乡施家青山垅。

在元代,汉人、南人出任宣政院使仅有一例,比率极低 (2%)。陈萍 (1269-1325) 以南人出身而得任此职,情况特殊,需要说明。陈萍先祖原为燕人,后随宋室南迁。陈萍父自中为宋大都督府行军司马,提兵拒守汾水关,执节以死。伯父宜中官至宋右丞相兼枢密使,宋亡后弃官浮海不返。陈萍与二兄幼育于外家。元世祖灭宋,特命物色故宋丞相子弟之留江南者,陈氏兄弟遂入大都。陈萍“善梵学”,被旨赐名辇真加剌思,入侍裕宗于东宫。成宗即位,以“先朝旧臣,尤加眷遇”,土蕃有警,“询于在廷,无以易公”,特拜宣政院使。清楚说明陈萍得任此官,在于兼具裕宗怯薛与娴熟藏务(“习于西事”)两项优势。

中医,姓潘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开始学医,对小儿科颇有造诣,民国三十六年(1947)病故。

石龙头姓潘潘氏家训十款:敦孝悌,尚廉耻,重礼让,务本业,择婚姻,慎交友,肃阃范,睦宗族,严立继,崇谱牒。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