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兰科
2020-03-18 05:46:32
兰科(学名:Orchidaceae)植物俗称兰花,是开花植物中最多样、最广布的科之一。花朵艳丽的热带兰花通常叫做洋兰,亦叫胡姬花。洋兰并不一定是外来种,大中华地区亦有丰富的野生洋兰资源。兰科现有870属,大约有28,000个物种,,和另外100,000余个园艺家培养的交配种和变种。中国有171属1247种以及许多亚种、变种和变型。台湾有104属478种。所有的野生兰科植物均被列为《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范围。它与菊科是开花植物的两个最大的科,但因成员数量不断变化而无法确定哪个科更大。兰花的物种数量几乎与真骨鱼类相等,是鸟类的两倍多,更是哺乳动物的四倍,大约占了所有种子植物物种总数的约6-11%。最大的属是石豆兰属(Bulbophyllum)(约2000种),然后依序为树兰属(英语:Epidendrum)(Epidendrum)(约1500种),石斛兰属(Dendrobium)(约1400种)和腋花兰属(英语:Pleurothallis)(Pleurothallis)(约1000种)。除了南北二极外,兰科植物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尤以亚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地区的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常见的栽培品种有蕙兰、春兰、寒兰、建兰、墨兰、石斛兰、兜兰、蝴蝶兰、万代兰、文心兰与嘉德丽雅兰等,而常见野生兰花包括绶草、石豆兰、石斛兰、兜兰、春兰、万代兰、杓兰、贝母兰、独蒜兰、石仙桃、鹤顶兰、虾脊兰、指甲兰等,中药中天麻、石斛、白及、山慈菇的基原植物都来自兰科。兰花由于植物区系的极度复杂性,花的所有特征都充分表现对昆虫授粉的高度适应性,并与真菌建立共生关系,故常与菊科被认为是植物演化的顶点。如兜兰花朵发展出如迷宫般的结构去确保昆虫能粘上花粉;大彗星风兰与唯一替其传播花粉的蛾发展出独一无二的共生关系;蜂兰、飞鸭兰和铁锤兰属的品种更会透过令授粉媒介误认其为交配对象而得以传播花粉。兰科植物都是多年生草本,生活方式有地生(如红门兰、白芨、绶草等)、附生(或有岩生,绝大部分兰花皆有附生习性)和最奇特的腐生(如天麻、山珊瑚、上须兰、兰属的大根兰和多根兰等等),也有少数为攀缘藤本(如香草兰),有须根,附生的有气根;茎直立、悬垂或攀缘;单叶互生,有叶鞘;花因与昆虫的授粉模式而特化出唇瓣,花器构造复杂;假鳞茎是兰科植物特有的器官,主要见于附生兰。有些品种的花朵大型而美丽,而且具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因此常作为花卉栽培观赏。早期的分类系统(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兰科与水玉簪科分类于微子目内,在1998年发表的APG 分类法中归于仙茅目中,而2009年经过改进的以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被子植物APG III分类法则将其列于天门冬目下。五个亚科已经被识别。下面的分类是根据1998年的被子植物APG分类法制定的。它代表了到那个时候大多数植物学家已经持有的观点。它是被植物形态学研究支持,但从未在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中得到强烈支持。拟兰亚科: 2属和16种, 亚洲西南部杓兰亚科: 5属和130种, 世界温带地区、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香荚兰亚科: 15属和180种, 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北美洲东部树兰亚科: 超过500属和大约20,000种,世界性兰亚科: 208属和3,630种,世界性在2015年,一项系统发生学研究显示强大的统计学支持兰花系统发生树的以下拓扑结构,使用来自7个基因的9kb的质体和核DNA,并在同一年通过系统发生学研究确认了的拓扑结构。拟兰亚科香荚兰亚科杓兰亚科树兰亚科兰亚科超过800个属。以下列表是兰科主要的属:兰花与象征价值有许多联系。兰花在中国常被称为王者之香,拥有别于牡丹或玫瑰等浓艳的名花的独特鉴赏价值。华夏民族对兰花的喜爱自古有之。《诗经·郑风·溱洧》有:“溱与洧,方涣涣兮,仕与女,方秉蕑兮。”《离骚》吟:“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中国的兰科植物计有6个亚科、17个族、26个亚族及173个属大约1000余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台湾原生兰约有95个属。其中,兰属建兰组(Cymbidium sect. Jensoa)产于大中华地区者通称国兰。在中国文化中,兰与梅、竹、菊合称四君子。兰花为新加坡国花。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