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旗山区
2020-03-27 09:00:53
旗山区(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Kî-san-khu)位于中华民国高雄市地理中心,北邻杉林区,西北邻内门区,西及西南邻田寮区、燕巢区,东邻美浓区,东南接台湾省屏东县里港乡,南接大树区。本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年均温为摄氏23度,每年5月至9月为雨季,降雨量全年约1,500-2,000毫米,年平均最低温为摄氏21.6度,平均最高温为摄氏28.4度。旗山区古名施里、太平、蕃薯藔。根据史籍记载,有关旗山的开发,最早记载是在清康熙年间。《台湾府志》记载:“罗汉内门(今内门区)、外门田(今旗山区)、北大杰岭社”。清领时代光绪十四年(1888年),行政上改称太平街。旗山早期的居民,最早可追溯到荷兰时期,平埔族由台湾西岸向内地迁移,沿楠梓仙溪开垦。明郑时期,平埔族中的旗山镇原为西拉雅族在溪州地区太山建置“大杰颠社”(即今溪洲国小后的山腰处),做为宗教中心。清康熙年间,大杰颠社有十二里;其中“施里庄”就是现在的旗山,隶属凤山县,当时的居民仍以平埔族为多。清康熙末年,有部分漳州移民自凤山地方越过南界的岭口而进入此地,并与当地之平埔族签约购地,搭建草寮而着手进行开拓工作,在田园未成熟之时则仅栽种蕃薯维生,故此地俗称为蕃薯藔。以后移民的移殖活动持续不断,而逐渐形成一村庄,即黄叔璥《台海使槎录》中所云之“外门民居施里庄”。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归台湾县罗汉门外门。乾隆二十年(1755年),立石碑禁占,曾记载蕃薯寮庄,可见在乾隆初年便已正式称呼蕃薯藔庄。日治时代明治34年(1901年)设蕃薯藔厅,以蕃薯藔街为厅治,至明治42年(1909年)10月蕃薯藔厅并入阿缑厅。其间当地居民嫌“蕃薯藔”之名不雅,曾陈情要求将蕃薯藔街复名“太平街”,唯未成案。大正9年(1920年)地方制度改正时,终依“旗尾山”之名而改称为“旗山”至今。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由旗山街改为高雄县旗山镇。2010年12月25日直辖市五都升格,旗山镇改制为旗山区。旗山区行政区域共21个里,分别是:太平里、大德里、湄洲里、竹峰里、瑞吉里、永和里、三协里、圆富里、中正里、大林里、上洲里、鲲洲里、大山里、中洲里、南洲里、新光里、中寮里、南胜里、东平里、东昌里及广福里;人文重心聚集于旗南、旗甲、延平、中山路沿线。其区域地形南北纵走向。旗山为山地的平原,气候上应属于亚热带气候型,因而每到夏季雨量充沛,在农业经营上非常适合耕耘,尤其是在香蕉的栽培上。根据记载;旗山的种蕉大约起始于1925年左右。当然除了香蕉的曾经风光一时之外,农产仍以稻米及甘蔗为大宗。从日治时代开始,甘蔗的生产主要是作为制糖原料,直到战后时代,糖业经济仍为旗山带来重大的利益。现在的旗山糖厂,虽已停止运转,但仍足以代表糖的生产历史,且向来在旗山地区,被视为生产报国的重要指标,也是一般旗山偏远外围地区,人民生活的依靠。就以往以旗山地区而言,从手巾寮以迄邻近的杉林,都是糖仔料─甘蔗的主要种植范围,但目前已转作多样化农作物,如毛豆、西瓜、玉米等。高雄市旗山区地方名产美食小吃位在田寮区与旗山区之间的中寮山,因四周无其他高峰阻碍,电视台、电台在中寮山设置了发射台或转播站。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