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公元前
2020-03-31 03:38:26

公历纪元或公元(英语:Common Era,缩写为C.E.),也称西元,是一个被当今国际社会最广泛地使用的纪年标准。其源自于欧洲等西方基督教信仰为主国家,以当时认定的耶稣出生为纪年的开始,原称基督纪年。现代学者及科学家基于世俗化和宗教中立原则,加上为免世俗及非宗教的学术内容范畴涉及基督教(Christ 指耶稣基督,Domini 指上帝)的人士,和避免涉及宗教色彩,而改称公元(C.E.)及公元前(Before common era, B.C.E.)。

公元纪年起源于基督教的影响。公元525年,基督教神学家狄奥尼修斯·伊希格斯建议将耶稣生年定为纪元元年,以取代当时罗马教廷所采用的“戴克里先历”(以迫害基督徒著称的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登基之年,即公元284年做为元年,俗称“殉教纪元(英语:Era of the Martyrs)”,Era of Martyrs)。伊希格斯并推算耶稣是生于古罗马建国后754年,但后来的历史学家发现他的计算有误,耶稣并非出生于公元1年;现在一般以耶稣诞生在约公元前7年至前4年左右的说法最可靠(大希律王卒于公元前4年)。

在英语里,传统上“纪元前”是用“B.C.”来代表,“纪元后”是用“A.D.”代表;“B.C.”是“Before Christ”(基督前)的首字母缩写,基督徒常译为“主前”;而“A.D.”则是拉丁文“Anno Domini”(在主之年)的缩写,基督徒常译为“主后”。现代由于西历纪元的通用和标准化,为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以及文化、意识形态上的争议,也为了分清基督正确出生年分的讹误(耶稣并非出生于公元1年),英语中越来越常用“B.C.E.”和“C.E.”来分别代表“纪元前”和“纪元后”;“C.E.”是“Common Era”的缩写,意为“公元”,而“B.C.E.”是“Before the Common Era”的缩写,意为“公元前”,但许多人基于各种因素仍然使用“B.C.”,“A.D.”则略去不写。而“C.E.”也被一些人认为是“Christian Era”(基督纪年)的缩写。

联合国采用公元(B.C.E. 和 C.E.)而非西元(B.C. 和 A.D.)。本身信仰基督新教的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也支持使用公元做为纪年,他也指基督教人士可以将 C.E. 理解为“Christian Era”。中国历史上最通行的纪年方式是干支纪年法,即把 10 天干和 12 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 60 年为一周期。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的其他纪元方式有:天文纪年法、历史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黄帝纪年和孔子纪年等等。1911 年 10 月 10 日辛亥革命后,湖北军政府使用黄帝纪年。次年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决定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元历法做为国历,但纪元部分沿用中国独自的纪年传统,称民国纪年。 因最初是从西方传入,故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后以“西历”或“西元”作为习惯翻译,如今台湾地区仍沿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同年10月1日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弃使用民国纪年,改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制度,大陆地区改称“公元”,以昭明其是“国际共同”,避免“西方独用”的歧义。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