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创新
2020-04-12 06:32:23

创新的定义是推出新事物,或说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去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中文“创新”一词是在1980年代才被人们接受的。英语:Innovation是指科技上的发明、创造。后来意义发生推广,用于指代在人的主观作用推动下产生所有以前没有的设想、技术、文化、商业或者社会方面的关系。也指自然科学的新发现。

一些研究指出,当今全球范围内的人均专利数正逐年下滑,这显示创新的速率正在趋缓。许布纳(Jonathan Huebner)在2005年指出,根据美国专利数和世界科技突破的状况来看,人类科技创新的速率在1873年达到顶峰,之后便开始趋缓。在他的文章当中,他曾问道:“科技(创新的)程度将会达到顶峰然后跌落到黑暗时代(的水准)?”在之后于《新科学人》的评论中,许布纳提到说尽管他相信在2024年,科技创新的频率会跌落到黑暗时代的水准,但这不表示他认为黑暗时代将会再次到来。尽管一些人质疑许布纳创新速率正在下降的观点,并认为科技创新的速率实际上是在加快的,但许布纳的观点获得一些其他资料的支持。美国专利局在2010年的资料支持许布纳的观点;一篇2012年的研究也支持许布纳的观点。

创新具有某种不可预见性。科技创新是各创新主体、各创新要素交互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所构成的创新双螺旋共同演进的产物。大多数的创新行为都是未经计划的产物,因而创新是不能计划的。

创新具有一定的风险,可是如果企业选择在原地踏步,同样也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因为竞争者可能会开发出更好或者更价廉的产品。 Christensen将这种局面表述为“创新者的难题”(The Innovator's Dilemma)。随着当今世界的变革不断加速,作为对变革的应对手段的创新也就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带动了创新的扩散和普适,创新2.0被认为是创新形态应对知识社会来临的新变化。

由创新带动的生产力的增长是经济财富增长的根本原因。革新如果被世界广泛采纳就是创新。在很多领域中,一些新的事物革新的必须与先前的充分的不同,而不是没有意义的改变,比如说在艺术、经济、商业和政治领域中。在经济领域,创新必须带来价值的增长,比如客户价值、产品价值。创新的目的是积极意义的变革,使得事情变得更好。创新可以指思想,事物,过程或服务中的质变和量变。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口语上,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那么对决策者来说,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

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创新事物与现今人类社会没有任何相似点。

创新事物需要遵守特定规则。可被归入某种类型。与人类社会有共通点。例子:新产业形成,但可被归入产业一类型

将多种固有领域融合发展成新的模式。商业与科技融合的例子:网上订单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