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
2020-07-10 16:28:19

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曾先后组成六次:1926年两次,1927年、1931年、1933年、1948年各一次。

1926年10月8日,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成立,原属福建省都督陆军第三师李凤翔部(闽军)的旅长曹万顺、杜起云通电参加国民革命军。蒋介石将其与陈炯明、林虎残部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军长何应钦(曹万顺代);第一师师长,曹万顺兼,后改余仲麟;第二师师长,杜起云。该军编成后配合东路军,夺取松口之战胜利。

1926年12月,东路军攻占福州,收编福建周荫人所部第十二师第廿三旅李春生部为第十七军第三师,王成芳任第三师师长,原旅长李春生任副军长。1927年1月,李春生部编入东路军第四纵队。2月,因第十七军第三师阴谋叛乱,何应钦命第二纵队司令冯轶裴解除李部武装,李被擒获法办。1927年7月,第十七军回调江南途中,收编陈以焱部为第三师,师长李德铭。

1927年11月,第二师师长杜起云升任副军长,由邓振铨继任师长并兼任军参谋长。1928年3月,杜起云、邓振铨他调,李明扬任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林蔚任军参谋长。此时,所辖第一、第二、第三师,改番号为第五十三、第五十四、第五十五师。1928年6月,第十七军改编为第十一师,第十七军番号第1次撤销。

1926年春,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3个独立团师合编组成桂系第十七军,军长周斓,下辖:第一师,师长王锡焘;第二师,师长罗霖;第三师,师长魏镇藩。1928年5月,第三师由李品仙指挥,进军至冀东地区。第一师驻湖北黄陂,第二师驻湖北孝感。年底,第三师缩编为第五十一师一旅。1929年春,第二师缩编为第二师一旅,第一师缩编为第十一师一旅。第十七军番号第2次撤销。

1927年,张宗昌直鲁联军刘珍年部被国民革命军收编为第十七军,刘珍年任军长兼第廿一师师长。1930年5月,在中原大战中,该军编入讨逆军第一军团。1931年1月,因韩复榘未战先逃,第十七军番号第3次撤销。

1931年6月,对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次围剿后,原西北军第二十六路军第二十五师和第二十七师合编组成第十七军,任高树勋为军长。1932年春,高树勋被中国工农红军打败,高树勋离职回乡。10月,国民政府宣布撤高树勋该军军长职,该军番号第4次撤销。

1933年2月,以刘戡第八十三师、黄杰第二师、关麟征第二十五师和骑兵第一旅、炮兵第四团合编重建为第十七军(中央军)参加长城抗战,军长徐庭瑶。;长城战功,援助宋哲元部,刘戡晋升为第九十三军军长兼第八十三师师长,率部驻守密云。

1933年3月11日,第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负伤,杜聿明代理师长。长城抗战结束后驻北平。1935年5月,军长徐庭瑶转调职,军番号第5次撤销。

1937年8月,以李仙洲第二十一师和高桂滋第八十四师合编为第十七军,军长高桂滋。原属黄杰第二师、关麟征第二十五师改编组建为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

1938年,李仙洲忻口战役战功,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二军中将军长兼第廿一师师长。第廿一师拨出第十七军。

1940年,改辖第八十四师高桂滋和新编第二师长金宪章。1941年,第十七军下辖高建白第八十四师和高增级新编第二师(原金宪章第二师)。

1943年,任事勋接任第八十四师师长。1945年,别光汉接任第八十四师师长。

第十七军先后隶属国民革命军第七集团军、国民革命军第十四集团军、国民革命军第五集团军、国民革命军三十六集团军、第二战区、第一战区、第八战区。参加过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1939年冬季攻势、中条山战役会战等。

1946年,第十七军军长高桂滋,驻防甘肃定西,隶属西北行营。5月,第十七军改编为整编第十七师,师长高桂滋,驻防陕西洛南,隶属整编第二十九军(原第三十七集团军)。第十七军番号撤销,为第5次消失。不久,原第六十七军军长何鼎文继任整编第十七师师长,下辖整编第十二旅,旅长陈子干;整编第四十八旅,旅长何奇;整编第八十四旅,旅长任子勋。

1947年,整编第四十八旅,旅长改为康庄;整编第八十四旅,旅长改为张淇。

1948年10月,恢复第十七军番号。军长康庄;整编第十二旅恢复第十二师番号,师长陈子干(后李继唐);整编第四十八旅恢复第四十八师番号,师长康庄兼(后由万又麟、梁钟)。第十七军遭受中国共产党重创,整军投降中国共产党。

1949年11月,第十七军在西南战役中,被中国共产党全歼于川西新津、邛崃地区。第十七军番号第6次撤销。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