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青岛地铁
2020-04-18 09:28:19

日均51万人次(2019年)全年1.8753亿人次(2019年) 最高纪录:84.88万

青岛地铁是服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青岛市的大型轨道交通系统,为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组成部分。青岛的地铁(时称市内高速交通线)设想始于1935年,于1987年开始正式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并于1994年部分开建,后因国家政策的改变而停滞。2009年11月30日,地铁建设再度启动,此前的10余年时间里仅做规划设计。其第一条线路(3号线)于2015年12月16日开始区间试运营,使青岛成为中国内地第22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截至2019年12月,青岛地铁开通运营线路共有4条,即青岛地铁3号线,共设车站22座,全长25.2千米;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共设车站21座,全长25.2千米;青岛地铁11号线,共设车站22座,全长58.4千米。青岛地铁13号线一期和二期南段,共设车站21座,全长67.0千米。 截至2019年12月,青岛地铁在建线路共有6条,分别为1号线(含7号线一期)、2号线一期调整段、4号线、6号线一期、8号线、13号线二期北段。预计到2021年,形成7条运营线路、总长332公里的地铁网络。 2019年,青岛地铁共发送乘客1.88亿人次。截至2019年12月,青岛地铁最高日客运量出现于2019年5月2日,达84.88万人次。

1935年,青岛市提出包含建设“市内高速交通”(即轨道交通快线)的城建规划。青岛因此成为中国最早提出建设地铁的城市。规划认为青岛应及早谋划,不能因当时离“需要高速交通之时期甚远,遂置之不问也。”规划总里程42 km在市中心区为地下线,市中心区之外为高架线;车辆全部用电力驱动,以保持城市清洁卫生。然而,时处社会动荡时期,规划设想仅能停留在纸面上,无法实施。

1987年4月,青岛市正式开始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工作。1989年,规划了“两线一环”约48 km的初期线网。 1990年,青岛市计委正式向国家计委申报青岛地铁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1991年6月,青岛地铁一期工程通过国家计委报请国务院同意,并以计投资(1991)784号文批准并立项;同年,青岛市地下铁道工程筹备处成立。1993年,青岛市地下铁道工程建设办公室成立;同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青岛市地下铁道公司,承担青岛地铁规划建设工作。 1994年,《青岛市区综合交通规划》对轨道线网进行了补充,形成了“四线一环”的构架,总规模约96 km。同年,青岛市地下铁道公司正式组建,并于12月24日开工建设1号线一期工程“两站一区间”的试验段。 1995年1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审批城市地下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的通知》,要求已批准立项和原则同意建设的多个项目停止对外签约,国家计委暂停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2000年,地铁试验段竣工验收,《青岛地铁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计委审批,未有回应。

2008年9月,包含1、2、3号线的《青岛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16年)》及相关附件、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12月,环境保护部以“环审〔2009〕85号”文,批复并下发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国家发改委专家评审通过建设规划,新的地铁试验段工程前期工作正式启动,初步确定试验段工程范围。 2009年2月20日,包含一座车站(河西站)和一个区间(河西站至保儿站)的新地铁试验段建设工程确定。4月,《青岛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16年)》审查会召开,送审稿方案中的1、2、3号线调整为只包含2、3号两条线,2010-2016年分两期建设2号线一期工程和3号线一期工程,线路长度54.7 km,车站46座。 2009年6月26日,试验段工程开工。11月30日,青岛市地铁建设工程奠基仪式在河西站举行。 在3号线的施工过程中,因遇到包括地质和拆迁等诸多困难,工期滞后;于2016年12月18日全线开通试运营。2号线一期东段于2017年12月10日开通试运营。11号线一期于2018年4月23日开通试运营。13号线于2018年12月26日开通试运营。2号线一期西段于2019年12月16日开通试运营。

1999年,《青岛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完成,确定了“四线一环”的布局,总规模为115 km。市政府于2000年批准了该规划,并于2001年以此为基础颁布了《青岛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用地控制管理办法》。

2002年,依据《青岛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2~2020年)》提出了新的中心城区轨道网规划方案,由6条主线和2条支线组成,总规模为195.2 km。2004年初,为加强青岛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之间的联系,完成了《青岛市域轨道网概念规划》,提出了青岛市域轨道交通线网概念方案,共5条市域轨道交通线路,总规模为260.8 km。由此,全市轨道交通系统被规划为市区轨道交通线路(M线)和市域轨道交通线路(L线)两个层次。

2004年10月,为更好地将中心城区线网与市域线网衔接配合,对市区及市域两部分线网进行汇总调整,将市域线与市区线路统一考虑,并对线路工程、线网的运营组织、资源共享、交通衔接及用地控制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于2005年底完成《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规划线网总规模为514.3 km,其中市区线包括M1至M8共8条,长约226.4 km;区域线包括L1至L4共4条,长约287.9 km。

2008年,青岛市启动新一轮轨道交通研究工作。根据青岛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的最新修订成果,对线网修编报告进行了重新修订。于9月得到青岛市人民政府的正式批复。线网总规模为519.4 km,其中市区线包括M1至M8共8条,长约231.5 km;市域线较上次未作调整,仍包括L1至L4共4条,长约287.9 km。

2012年,根据“青岛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对线网规划进行了修编,提出“一环四线,三城三网,网间互联”的概念网络,11月得到青岛市人民政府的批复(青政字〔2012〕93号)。《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2年)将全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两个层次改为市区轨道交通线路(M线)和轨道交通快线(R线)。市区轨道交通线网在东岸城区线网加密的基础上,在西岸城区、北岸城区内部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轨道交通网络,并通过跨海线路和轨道交通快线与东岸城区线网相连,形成“三城三网、网间互联”的基本形态。轨道交通快线构建了以环胶州湾线路为中心的放射型线网,形成“一环四线”,将外围组团、新城与中心城区快速相连,实现“全域统筹”。规划提出与城市总体规划年相匹配的2020年线网和远景年线网方案。2020年线网总长约420.6 km,其中市区线包括M1、M2、M3、M4一期、M6一期、M7一期、M8共7条,长约230 km;快线包括R1一期、R2、R3共3条,长约190.6 km。远景年线网总长829.5 km,其中市区线共计10条,长约353.7 km;快线共计9条,长约475.8 km。

2015年,根据青岛市最新发展,结合西海岸新区获批,胶东机场、济青高铁建设,对上一版线网进行了调整和完善。《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2015年)轨道交通不再区分标注M和R线。此次规划调整在继承以往规划成果的基础上,以适应和支持城市最新规划成果为导向,以指导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项目为基本目标,结合已开工和已批工程,强调线网对“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战略的支持,形成2020年和远景年线网方案。2020年线网总长约470.4 km,由11条线路组成,主要包括1号线(41.6 km)、2号线一期+东延(34.4 km)、3号线(24.8 km)、4号线一期(26.6 km)、6号线一期(33.1 km)、7号线一期+北延(27.9 km)、8号线(60.9 km)、9号线一期(35.9 km)、11号线一期(58.4 km)、12号线(56.5 km)、13号线(70.3 km)。远景年线网总长约838 km,由1号线至16号线及8号线支线、16号线支线共18条线组成。

截至2019年12月,青岛地铁共有4条运营线路,运营有效总长为173.358 km,共83座车站。其中2号线、3号线为市区常规线,11号线、13号线为市域快速线。

截至2019年12月,青岛地铁共有7条在建线路(其中2条线路已部分开通运营),建设总长约为187 km,共103座车站。

青岛地铁车辆均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B1型车辆,采用VVVF交流电传动,DC 1500 V第三轨供电。首列车为3号线车辆,于2013年9月29日竣工下线。 非广告车客室内部装饰为白色车身、灰色地板布、钢灰色金属扶手杆,座椅、吊环为线路识别色或识别色与其他颜色的跳色设计。

车辆基地及停车场与线路配套设置。3号线使用线路北端位于李沧区西部的安顺路车辆基地,并预定与1号线共用;2号线一期使用线路东段位于崂山区西南部的辽阳东路车辆基地,二期增设位于李沧区东部的老虎山车辆基地;11号线使用线路北段位于即墨区东部的大田路车辆基地和线路南段位于崂山区西部的海洋大学停车场;13号线使用位于黄岛区的古镇口车辆基地、灵山卫停车场、董家口停车场。

线网运营管理与指挥中心(Metro Management and Command Centre, MMCC)设在辽阳东路车辆基地,包括线网运营与指挥系统、线网通信系统、线网门禁授权系统和线网编播中心系统四部分。指挥中心可以对全线网的基础信息、行车、供电、视频图像、主要机电设备、调度指挥、突发事件、客流、清分清算、票卡、运营维护等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析、挖掘。MMCC目前接入能力是按3号线、 2号线、11号线、13号线、1号线、4号线、6号线、8号线、12号线、5号线、14号线共 11条线(含相应延长线)的规模考虑,同时预留远期其它4条线路接入条件。

运行控制中心(Operating Control Centre, OCC)与线路配套设置。3号线使用位于市北区北部设置在地铁大厦的河西控制中心,并预定与8号线共用;2号线和11号线使用位于崂山区北部设置在辽阳东路车辆基地的辽阳东路控制中心,并预定与4号线共用;13号线使用位于黄岛区北部设置在西海岸运营中心总部的黄岛控制中心,并预定与1号线和6号线共用。

截至2019年12月,已开通运营的车站共83座(其中3个双线换乘站不重复计数),其中3号线22座(含换乘站2座)、2号线21座(含换乘站2座,不含未建成的海信桥站)、11号线22座(含换乘站1座)、13号线21座。

2013年12月青岛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方案出炉并在青岛市规划展览馆进行公开展示。

出入口颜色为企业标志主色的墨绿色(个别为白色),分为有顶盖和无顶盖两种:有顶盖外观设计整体构图采用几何图形有序组合,吸取了青岛历史建筑的特色,采用坡屋顶和竖向线条钢结构支撑配低辐射玻璃;少数出入口为避免遮挡商场、网点房的建筑物而设计为无顶盖。。出入口与站厅不都在地面层的车站,二者通过楼梯、扶梯及无障碍电梯连接。

站厅设计主要包括平顶和拱形两大类,再根据车站所在位置结合周边历史文化进行不同风格的装饰。站台为平顶,吊顶风格较为简单,色调及设计一般与站厅保持协调。部分重点车站(3号线8座、2号线一期8座、13号线7座)还融入了公共艺术品的设计,以体现“一站一故事”的设计要求。

站厅层为车站控制室及设备区所在地,公共区设有客服中心、AFC设备、安检设施,部分车站设有商业服务区。站台为轨道及部分设备用房所在地,候车区与行车区通过站台门进行隔离。站厅和站台通过楼梯、扶梯和无障碍电梯相连通。不同形式的换乘站的站厅及/或站台设有不同形式的换乘通道。

自动售检票(AFC)系统面向乘客的设备主要有自动售票机(TVM)、自动验票机(TCM)、自动检票机(AGM)和半自动售票机(BOM)和云购票机(iTVM)。

TVM具备普通单程票取票、现场购票和标准型储值卡(琴岛通卡)充值功能:用户事先通过青岛地铁APP购买普通单程票,可通过扫描屏显二维码取票;投入人民币1元硬币或5元、10元纸币,或使用手机支付宝/微信支付扫描屏显二维码可以购买普通单程票;投入50元或100元纸币,或使用手机支付宝/微信支付扫描屏显二维码可以给储值卡(琴岛通卡)充值。

TCM主要提供用户自助查询所持各类乘车票卡的类型、有效性、余额、近期交易等服务。

AGM进站端需要用户在指示位置刷卡识别,以查验所持票卡的有效性并记录其进站信息;出站端需要单程票用户插入车票进行回收,储值卡用户在指示位置刷卡扣费;同时可扫描青岛地铁APP的乘车码或使用APP的NFC乘车功能进出站。

BOM设置于车站客服中心内供工作人员使用,用于处理乘客当日当站购买且未使用的正常车票的退票,超程、超时,票卡丢失、无效、被误用、余额不足,因TVM无法正常服务而导致的钱、票问题,以及发售优惠单程票。

此外iTVM可通过扫描用户手机显示的二维码,实现第三方APP非现场购买普通单程票的取票,支付宝、微信支付和云闪付非现金支付的现场购买普通单程票。

可以在AGM上使用的票卡包括:单程票、计次票、计期票,实体及手机NFC储值卡(琴岛通卡、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卡)、有闪付功能的银行卡)和青岛地铁APP的NFC过闸功能。

除异形琴岛通卡外,实体票卡均为符合国际标准ISO 7810规定的ID-1样式大小。

普通单程票在进站前自助购买,仅限购票当日当站进站。其正面图案为地铁列车及轨道轮廓、西部沿海天际线、五月的风雕塑和回澜阁剪影等青岛地标建筑、帆船及海鸥等海滨城市标志物,以中国古典泼墨画的形式体现,按生产批次分为白色、天蓝色、黄绿色、粉红色、浅绿色5种主色调。

纪念单程票可在青岛地铁纪念品店或网店购买,需在规定有效期内使用。共发行过13套,详见下表。

计次票共发行过3次。第1次为2018年3月由资源开发分公司发行,为华为中建材信息定制版,有效期内可不计里程乘车4次;第2次为2018年10月由八号线分公司发行,票面名称为“便民服务卡”,有效期内可不计里程乘车6次;第3次为2018年11月由集团公司发行的“昆仑首府”纪念票,有效期内可不计里程乘车6次。

计期票现为旅游日票,分为15元一日票和35元三日票两种,可在车站客服中心购买,有效期内从首次刷卡起24或72小时内有效,不记次数、不计里程。2018年11号线开通时发行的票面为油画风格风景,一日票为五四广场、三日票为栈桥,国庆节期间发行的国庆特别版票面为抽象平面风格元素集合,一日票包含海鸥、飞机、灯笼、焰火、栈桥、海上皇宫、海关大楼、五月的风雕塑、天主教堂、耐冬花及地铁列车,三日票包含游艇、奥帆中心、海鸥、崂山太清宫、天主教堂、啤酒、帆船、栈桥、海豚及地铁列车。

青岛地铁采用里程分段计价,起步票价为人民币2元(不含折扣,下同),起步里程5 km;5~10 km,票价3元;10~17 km,票价4元;17~27 km,票价5元;27~38 km,票价6元;38 km以上部分,票价每增加1元,可多乘坐20 km。

乘客乘车需要进站刷票或刷卡,出站插票(需回收的票卡)或再次刷卡(不回收的票卡),且须一人一票。使用青岛地铁APP不购票乘车的乘客,须在进出站时打开手机蓝牙功能,将APP显示的乘车二维码对准AGM的扫码区进行扫码。

车站付费区内总停留时间不得超过(线网乘坐里程时间+换乘时间)*2,现设置为270 min,否则须额外补交线网最高单程票价的超时费;票卡余额不足以支付旅程所需票价时,须补交相应超程费;票卡丢失、损坏的,须补交出闸站线网最高单程票价;上次出站未完成扣费交易的储值卡,再次进站时须补交相应卡种最低单程票价。

2019年7月,青岛地铁客户端与上海地铁客户端“METRO大都会”实现乘车码互通,使用上海地铁客户端METRO大都会的用户亦可扫码乘坐青岛地铁。但支付方式仅支持支付宝,后续将逐步增加微信和银联支付渠道。

一般乘客使用琴岛通普通卡,一个自然月内,同一张卡实际支出:

标志的文字部分为企业简称中文“青岛地铁”和英文大写“QINGDAO METRO”。图形部分以英文词首字母“Q”为主要元素,整体外形呈圆形,内部呈现出地铁隧道入囗,下方的波浪突出海滨城市特征。整体绿色的应用寓意着地铁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青岛地铁线路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形式命名。车站中文名称按政府职能部门核准名称命名,站内中文站名表达为“XX”,站外中文站名表达为“XX站”、站内站外英文站名均无“Station”字样,缩写词无标点“.”。车站出入口采用大写拉丁字母编号,以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线为中心,结合指北针方向,由正西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对各出入通道由字母A开始 进行顺序编号(不使用字母I、O、Z);当同一出入口通道有两个及以上出入口时,按照顺时针从离车站主体最近的通道开始,由附加数字“1”的顺序递增补充编号,例如:“A1、A2…”。

青岛地铁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文字。汉字以《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词句、简称等应规范,字体采用方正兰亭准黑简体。英文翻译遵照GB/T 30240.2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英文的拼写、语句、缩略语等应规范;除EXIT字样外,英文信息采用首字母大写;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字体采用Helvetica及其粗体。

线路识别色应用于引导系统、车辆系统、地图系统,单一线路原则采用一种识别色。此外,车站的内发光导向牌,底色采用深灰色(PANTONE 5463C),与进站、换乘相关的信息采用白色,与出站相关的信息则采用黄色。

青岛地铁开通以来,实施了爱心预约、便民伞、双铁服务台、准妈妈徽章、母婴室、婴儿打理台、幸福百宝箱、轮椅垫板等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2016年7月启动服务品牌建设工作。2017年10月12日,服务品牌正式发布,“畅达幸福”作为品牌名称,“接轨梦想、真情相伴”作为品牌口号,并将青岛站、青岛北站和五四广场站3个站定为首批品牌车站。

《青岛地铁晨报》以权威、时尚、有趣为宗旨,内容以资讯、娱乐、消费、互动为主,是由青岛地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青岛报业传媒集团以“青岛早报地铁增刊”(国内统一刊号CN37-0103)的形式编排发行的全市唯一赠阅的报纸。2015年11月28日随3号线北段市民免费试乘活动试刊,12月16日随3号线北段试运营正式创刊。

初期为每周一期,分周二、五两次投放,2017年6月6日起增至每周二、五两期。发刊日早高峰时段,各站站厅付费区入口专人免费派发,一人限领一份,阅读完后既可以随身带走,也可以在出站时放入站厅的回收箱内,方便他人二次阅读。

青岛地铁移动电视是由青岛地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青岛广电影视传媒集团开创的电视节目播放频道,台标为“MQTV-地铁”。播放平台为各车站及列车内的乘客信息系统(PIS)显示屏。内容涵盖新闻资讯、生活服务、休闲娱乐、体育赛事、综艺旅游等。其中各站及2、3号线列车为直播内容,11号线由于设备所限为录播内容。

青岛地铁主要运营“青岛微地铁”、“青岛地铁”、“地铁新生活”三个微信公众号,主要板块包括在线购票、地铁传媒、地铁资讯、智慧地铁、360全景等。另外,青岛地铁还通过其官方微博账号实现运营信息发布、文化产品推广、社会公益宣传、乘客互动交流等一系列功能。

青岛地铁凭借快速、安全、价格低廉的优势获得市民的认可。但近年来,由于青岛地铁公司错误的线路建设规划和大幅压缩成本(比如使用造价低廉的第三轨供电和单一类型的国产列车(尤其以中车四方制造的B型车为甚)、屏蔽门)引发乘客和民众的争议和批评,也导致发生多个严重施工事故,包括: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