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大员
2020-04-07 05:52:17

“大员”又称“台员”是一个古地名,原指台南市安平区“台江内海”。荷兰时期乃指今日之安平区,当时也称作“一鲲鯓”。台湾史学者翁佳音认为,这是从汉人对台江内海的称呼“大湾”之名转化而来,因不同口音被转译成台员、大员等不同称呼。17世纪荷兰时期,大员被引申为“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所在的一鲲鯓。

早在荷兰人之前,汉人就在海上并且在赤崁(今台南市中西区)至魍港(今嘉义县布袋镇)一带活动,与平埔族人做贸易。

德国史学家路德维格·里斯研究荷兰史料后表示,荷兰人透过这些汉人为通译,与平埔住民沟通,并把汉人的“大湾”或“大员(tâi-uân)”转写为Tayouan。“大员”,亦为最早出现在中文文献上的“台湾”原始文字的前身。

关于大员之由来,一种普遍的说法说此词来自台湾大武垅族大湾社或台窝湾社之名转化而来。然而,早期荷兰古地图却清楚标示“大员”(Tayouan)在台江内海,因此不可能为原住民之番社。台湾史学者翁佳音指出,早在荷兰人进驻台湾前几年就透过汉人知道当地被称为大湾(grote baai),音译转写为Tayouan,其荷兰文发音与今日“台湾”闽南语发音雷同。而“台窝湾”一词乃日治时期日本人研究荷兰文献时的转译,后从日文再翻回中文时出现的名词。因此“大员”本源自台江内海与一鲲鯓所形成的“大湾”而来。

明朝万历三十年(1602年-1603年),福建连江人陈第随沈有容追捕倭寇至台湾安平外海,归后作《东番记》。文中提到闽南语音大员,说明是“东番夷人不知所自始,居彭湖外洋海岛中。起魍港、加老湾,历大员、尧港、打狗屿、小淡水、双溪口、加哩林、沙巴里、大帮坑,皆其居也”。其后,福建莆田人周婴在其所著《远游篇》中,引《东番记》称之为台员。大员、台员,皆闽南语音,这是最早出现在文献上的“台湾”原始文字的前身。但指的仅仅是现在台南“安平”一地,当时台江未淤积,“台员”乃一小岛,也有称之为“一鲲鯓”。

1624年,荷兰人攻占明朝领土澎湖,因在当时明军准备发动攻势的威胁下,双方开始交涉,最后请荷兰人退出澎湖转至当时非明朝领土的台员。1632年,荷兰人于岛上筑城并取名热兰遮城。1662年延平王郑成功赶走荷兰人,设“东都”于赤崁,乃以故乡“安平”命名。

十七世纪初期,当地的海岸线位在今台南市西门路一带,潮水逼近赤崁楼。而外海有十一座沙洲:“海翁线”、“加荖湾”、“隙仔”、“北线尾”、“大鲲身”、“二鲲身”……以至“七鲲身”,与海岸线间围成一片潟湖内海,称为“台江”。其中北线尾与大鲲身间的水道最深,可容海船通过,是出入台江的主要港道。

162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大员沙洲上建立热兰遮城(安平古堡),作为商馆与统治行政中心。以大员长官为最高行政首长,总揽全岛统治区行政事务。同时设有大员评议会,为最高决策机构。因此“大员”亦作为全台湾岛的代称。

十七世纪中期,这些沙洲因为淤积而逐渐接近乃至相连。1661年,郑成功出兵攻打台湾时,七个鲲身岛已经连成一个与内陆相连的长条状的沙洲半岛。因此郑成功的军队在攻下内陆的普罗民遮城(今赤崁楼)后,得以循海路及陆路攻打位在半岛前端的热兰遮城。大约在此前后,中文文献多以“台湾”取代“大员”,大员一词很快不再使用。

鲲身半岛和台湾本岛间的台江内海,在清道光年间逐渐淤浅,最后陆化消失,与台南连成一片。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