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安纳托利亚侯国
2020-06-26 03:28:46

安纳托利亚侯国(土耳其语:Anadolu beylikleri,英语:Anatolian beyliks),有时也被称作土库曼侯国,亦翻译为安纳托利亚公国、安纳托利亚酋长国、安纳托利亚贝伊国或安纳托利亚贝立克,是建立在安那托利亚一带,由贝伊们建立与统治的小国家,其中第一次安纳托利亚侯国的兴起始于十一世纪末期,由于拜占庭帝国在曼齐刻尔特战役战败后势力大衰,许多突厥首领纷纷趁此机会迁入安纳托利亚地区定居,第二次侯国的大规模的成立则在十三世纪下半叶,源自鲁姆苏丹国的衰落,更多的安纳托利亚侯国脱离其控制独立建国。

其中一个侯国,名为奥斯曼侯国(土耳其语:Osmanoğulları ,意为“奥斯曼之子”),奥斯曼人从其首都布尔萨一带开始发展,并在十五世纪末完成征服其他侯国的脚步,最终演变为奥斯曼帝国。

侯国(beylik)一词表示由贝伊(Bey)所管辖的领土,贝伊的头衔相当于欧洲社会中所称的爵爷(Lord)。beylik这个词汇在十六世纪的奥斯曼帝国政府机构中,也意指管理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沿海省份的政府单位(这些偏远省分拥有极大的自治权力)。

1071年塞尔柱王朝在曼齐刻尔特战役中战胜拜占庭帝国后,便开启了对安纳托利亚地区征服的脚步,许多乌古斯突厥部族开始在现今的土耳其定居下来。塞尔柱的苏丹们建立起以科尼亚为中心的鲁姆苏丹国政权,同时这些居住在安纳托利亚一带的乌古斯突厥部落首领们被称为乌茨贝伊(uç beyi)或者是乌杰贝格(uj begi),uç在土耳其语中意指边疆地区(英语:March (territorial entity)),这些部落居住于塞尔柱与拜占庭交界的地带,同时兼有防御拜占庭人威胁的功能,乌茨贝伊的地位就相当于欧洲所称的藩侯(负责保护国土边境地区的世袭封建领主),这些突厥部落的贝伊们借由宣誓效忠以及服从塞尔柱人的指挥,用以换取塞尔柱王朝提供的军事与经济上的帮助。

随着蒙古人自东方入侵,塞尔柱的统治力量开始衰弱。当时伊儿汗国的大将拜住率领剽悍的蒙古军队入侵,并在克塞山战役击溃由塞尔柱人建立的鲁姆苏丹国后,许多统领边境部落的贝伊们受此鼓舞,纷纷宣布脱离塞尔柱人的控制。除此之外,伴随着塞尔柱人在科尼亚建立的政权崩解,许多贝伊与阿德贝格(前塞尔柱王朝的领袖们),以及来自波斯和突厥斯坦地区的穆斯林首领与战士,为了逃离蒙古大军的铁蹄,开始往西入侵原属拜占庭帝国的疆域,他们在新占领的土地定居下来,并成立了许多新的小侯国。为了保障对新领土的安全,这些新建小侯国的埃米尔们开始雇用许多从波斯和突厥斯坦的加齐战士,这些加齐战士也同样是为了逃离蒙古人而西迁至安纳托利亚地区。加齐战士们在军队将领与穆拉的带领下频频对拜占庭帝国发动攻击,由于他们杰出的军事表现,甚至进一步扩大了这些新建立侯国们的势力范围,使伊斯兰势力在安纳托利亚的力量更加壮大。

由于拜占庭帝国的国势不断地衰弱,拜占庭人在安纳托利亚建立的城市越来越难抵御这些穆斯林侯国们发动的攻击行动,导致数量庞大的突厥人不断涌入安纳托利亚西部定居,因而使更多的侯国得以在这些新占领的土地上成立,突厥人开始与拜占庭人、热那亚人以及圣殿骑士团在安纳托利亚一带争夺该地区的控制权。

直到1300年,突厥人抵达了爱琴海的沿岸。起初,最强大的侯国是建立在安纳托利亚中部的卡拉曼侯国与格尔米扬侯国(英语:Germiyanids)。日后的奥斯曼帝国当时仅是一个建立于安纳托利亚西北部瑟于特周围的小国家,此时的奥斯曼侯国国土狭小且地位无足轻重。沿着爱琴海的海岸线由北到南,分别是卡拉斯侯国、萨鲁汗侯国、艾登侯国、孟忒瑟侯国以及泰凯侯国(英语:Beylik of Teke),而桑达尔侯国则控制着卡斯塔莫努与锡诺普周围的黑海地区。

在奥斯曼侯国奠基者奥斯曼一世的带领下,奥斯曼人在十四世纪初期的短短几十年中,将奥斯曼的领地迅速扩张到马摩拉海的西南岸,同时也并吞了原属卡拉斯侯国的领土,并于1354年越过海峡进入鲁米利亚,在极短的时间内奥斯曼人很快地由一介弱小的侯国,摇身一变成为当时的新兴强权,奥斯曼也成为当时被公认为侯国中最强大的卡拉曼侯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在十四世纪末期,奥斯曼帝国借由以金钱购买城镇与通过政治联姻的方式进一步向安纳托利亚拓展其势力。与此同时,卡拉曼人在其他侯国以及马穆鲁克王朝、白羊王朝与拜占庭人的帮助下,多次反击奥斯曼人对安纳托利亚地区其他政权的兼并。此外本都人和马扎尔人在奥斯曼的持续的攻击下,遭到击溃并失去其独立地位。到了十四世纪末,早期的奥斯曼帝国领袖已征服了大部分的卡拉曼侯国以及其他小侯国的土地。但在1402年的安卡拉之战中,当时的奥斯曼苏丹巴耶济德一世被帖木儿帝国的可汗跛子帖木儿击败,趁著奥斯曼帝国战败后陷入内乱的虚弱时机,先前遭奥斯曼占领的侯国们纷纷恢复其原有的领土,并获得一段短暂脱离奥斯曼人的喘息机会。

但奥斯曼帝国在经历了混乱的大空位期后,在内战中胜出的穆罕默德一世与他的儿子穆拉德二世很快地恢复了奥斯曼帝国原有的国力,并花费将近二十五年的时间,重新将大多数的安纳托利亚侯国纳入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至于最难缠的卡拉曼侯国最终仍在穆罕默德二世统治期间惨遭灭亡。至塞利姆一世当政时,他于1515年消灭了仅存的杜勒卡迪尔侯国,其子苏莱曼一世更于1534年的军事行动中,完全占领了当今土耳其在亚洲地区的领土(甚至更多)。许多前安纳托利亚侯国的疆域日后则成为奥斯曼帝国行政区划的基础。

1071年曼齐刻尔特战役后,许多安纳托利亚的小侯国纷纷成立,这些侯国多数建立于东安纳托利亚一带,大部分皆属于立国在科尼亚地区鲁姆苏丹国的附庸。

1243年蒙古人在克塞山战役中击败鲁姆苏丹国,战败后鲁姆苏丹国的势力大幅衰弱,开始无法有效控制其原有的疆域,间接导致第二波安纳托利亚侯国大规模的成立。

安那托利亚地区仍存有三个由基督徒建立的政权,直到它们陆续被穆斯林国家征服:

随着塞尔柱王朝与突厥部落的势力进入安纳托利亚地区,伊斯兰教信仰与伊斯兰文化也开始在安纳托利亚扎根,和塞尔柱帝国以波斯语作为官方语言不同,土耳其语在安纳托利亚的侯国间被广泛使用于日常语言与文学作品,土耳其语更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代演进为更加精致复杂的语言。

突厥人 · 乌古斯人 · 土耳其人 · 阿塔图尔克

塞尔柱帝国 · 鲁姆苏丹国 · 安纳托利亚侯国

宪政 · 经济 · 军事

总统 · 总理 · 议会 · 内阁 · 政党 · 选举 · 加入欧盟 · 外交 · 军事 · 人权 · LGBT权利 · 世俗主义

宪法 · 宪法法院 · 犯罪 · 执法 · 301条款

安那托利亚 · 色雷斯 · 地理分区 · 省份 · 区份 · 城市 · 环境问题 · 山 · 岛屿 · 河流 · 湖泊 · 土耳其里维埃拉

工业 · 公司 · 证券交易 · 中央银行 · 其他银行 · 欧盟关税同盟 · 东南安那托利亚计划 · 货币 · 铁路 · 航空

土耳其语 · 教育 · 宗教 · 伊斯兰教 · 土耳其人口 · 海外土耳其人 · 移民

奥斯曼建筑 · 艺术 · 电影 · 饮食 · 舞蹈 · 节日 · 民俗 · 公众假期 · 文学 · 音乐 · 体育 · 戏剧 · 酒 · 报章 · 电台 · 电视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