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台东苏铁
2020-06-12 07:04:36

台东苏铁(学名:),为台湾特有、且仅有之苏铁科植物,英文名称为Taitung cycad。

台东苏铁过去曾经被当成目前已知为另一种苏铁的标本,由于日本学者佐佐木舜一于台湾台东县境内采集到野生的,使那种苏铁被命名为“台湾苏铁”(学名:),英国博物学家郇和(Swinhoe,亦译为“史温侯”)在1861年至1866年间在台湾的采集台东苏铁。当时,他将所采集的部分标本送给Dr. Hance之标本馆;在1893年,英国人William Carruthers根据其中一张只有少数叶子及三片苞子叶的标本,命名发表了台湾苏铁这种植物,后来这份标本存放于大英博物馆。从此以后,凡采集自台湾的苏铁标本全部被鉴定为台湾苏铁,而且认为同一种植物也分布于中国广东、福建一带,这个看法被沿用了超过一百年。

直到1994年,台湾的沈中稃博士与中央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今称“植物暨微生物学研究所”)的邹稚华副研究员,以及澳洲新南威尔士国家标本馆的Hill博士与中国科学院的陈家瑞博士共同发现,产于台湾台东的苏铁与产于大陆广东的苏铁在形态上其实有很大的差异,他们重新检视大英博物馆所典藏的那份模式标本(当年William Carruthers命名台湾苏铁的标本)。结果他们发现这份标本的特征,是和产于广东的苏铁相符,而和产于台湾的苏铁不同。因此产于台湾的苏铁就确认为不同于台湾苏铁的新种,于是将产于台湾的苏铁以其原生地命名为“台东苏铁”。

树高1至4.5米,茎为柱状,单一少有分枝,主干粗大密被有叶柄残留之木质基部(叶痕)。叶为羽状复叶,长约2米,丛生于茎顶,小叶线形,水平排列,中位小叶长约26厘米,叶缘扁平不反卷,叶背无绒毛。雌雄异株,花单性,雄球花(小胞子囊穗)长圆柱形,由多数三角尖头状小胞子叶所组成,状似球果;雌球花(大胞子叶)扁平,裂片细长红色,胚珠着生于两侧。种子核果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红紫色。

台东苏铁是台湾唯一原生的苏铁类植物,自然界仅分布于台东卑南大溪及泰源之低海拔近溪谷山区,台东县并设置有台东红叶村台东苏铁自然保留区,该区是台湾野生的台东苏铁分布面积最广、数量最多,且生长情况良好的区域。除此之外,海岸山脉台东苏铁自然保护区为另一位于县境的台东苏铁保护区。

台东苏铁目前正受东陞苏铁小灰蝶及苏铁白轮盾介壳虫所威胁,令大量植株枯黄以至死亡。台湾正以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方法防治。物理方法是把受东陞苏铁小灰蝶苏铁白轮盾介壳虫所寄生的台东苏铁叶整片切去,然后密封于塑料袋并放在阳光下暴晒使害虫死亡。化学方法是把可溶性化学物质放在树上,化学物质溶解后便会被台东苏铁吸收,从而使吸取苏铁汁液的害虫死亡。生物方法使用苏铁白轮盾介壳虫的天敌同源于泰国的双色出尾虫进行生物防治,但双色出尾虫无法适应台湾的冬天。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