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花江的玫瑰 (1931年电影)
2020-12-19 13:06:34

《花江的玫瑰》(印尼语:)是一部在1931年上映的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电影,由郑丁春监制、执导和拍摄。故事改编自土生华人作家郭德怀在1927年发表的同名小说(英语:Boenga Roos dari Tjikembang (novel)),讲述东印度群岛两代华人错综复杂的爱情关系。本片是第一部改编自该小说的电影作品(第二部在1975年上映),也是东印度群岛早期的有声电影之一,大受当地华人欢迎,但是音质欠佳,因此被影评人抨击。这部电影如今很可能已经散佚。

种植园工人胡艾清(Oh Ay Ceng)在父亲的安排下和种植园主的女儿月娘(Gwat Nio)订婚,为此他不得不和心上人玛尔西蒂(Marsiti)分开。玛尔西蒂含泪接受了他的决定,同时请他答应他父亲的要求。之后她离开了种植园,含恨而终。后来,月娘的父亲告诉他们,玛尔西蒂就是他和土著(英语:native Indonesian)情妇所生的女儿,还想揭开另一个秘密,但是他还没开口,就离开了人世。

艾清和月娘的女儿莉莉(Lily)长大后和另一个种植园主的儿子沈勉群(Sim Bian Koen)订婚,但是后来莉莉去世了,勉群伤心欲绝,更声言要回广东参军,了结自己的生命。回国之前,他回到父亲经营的种植园,途中他经过一个坟场,碰到了艾清和玛尔西蒂的私生女罗斯敏娜(Roosminah)。罗斯敏娜的外貌和同父异母姐妹莉莉非常相似,因此勉群看到了她,不禁大吃一惊。电影的结局是两人共谐连理。

《花江的玫瑰》的监制、导演兼摄影师郑丁春是一位华裔电影进口商,在1920年代初到过好莱坞学习,之后在上海从事电影业。为了拍摄这部电影,他成立了自己的制片厂——希诺影业公司(Cino Motion Pictures),还从一位在万隆高级工业学院(Technische Hoogeschool,今万隆理工学院)任教的莱门斯先生(Mr Lemmens)借来了一部单系统摄影机。本片为郑氏的导演处男作,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英语:Boenga Roos dari Tjikembang (novel)),小说由土生华人作家郭德怀撰写,在1927年由《全景》周报()连载,之后由联合达利亚歌剧团(Union Dalia Opera)搬上舞台。

第一批在荷属东印度上映的有声电影是《歌舞升平(英语:Fox Movietone Follies of 1929)》和《彩虹人(英语:The Rainbow Man)》(均于1929年面世)。之后当地的戏院继续放映有声电影,《花江的玫瑰》是在数年后问世的作品。虽然荷兰导演G·克鲁格尔斯(英语:G. Krugers)在1930年摄制的影片《捕蛙人卡纳迪》使用间场字幕(英语:Intertitle)来展现部分情节,只是一部半有声电影(英语:Part-talkie),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就是当地第一部有声电影。学者廖建裕等人的著作则把《花江的玫瑰》视为当地第一部有声电影。这些电影插入了很多静态画面,音质也不理想。

《花江的玫瑰》在1931年上映,对象是当地华人,报导指出,本片大受当地华人欢迎,向土著发售的电影票却没有卖完。影评人安查尔·阿斯马拉(英语:Andjar Asmara)在《电影世界》()杂志对本片作出猛烈的抨击,因为这部作品的音质很差。不久后,郑丁春又把中国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改编为电影《山伯英台》,对象仍然是华人观众。

这部电影如今很可能已经散佚。美国视觉人类学家卡尔·G·海德(英语:Karl G. Heider)认为,所有在1950年前制作的印尼电影均已散失。不过,J·B·克里斯坦托(J.B. Kristanto)在《印尼电影目录》中表示,印尼电影资料馆把好几部荷属东印度电影保存下来。印尼电影史学家米斯巴赫·尤萨·比兰(英语:Misbach Yusa Biran)还指出荷兰政府新闻处(英语:Netherland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收藏了几部日本宣传电影,使之留存至今。

1975年,印尼导演杨中义和伦波·乌里普(英语:Rempo Urip)再次把《花江的玫瑰》搬上银幕。该片片名改以精确拼音(英语:Enhanced Indonesian Spelling System)拼写,拼作“”,华人角色的姓名也换成印尼名字(例如胡艾清改名为维兰塔、月娘改名为萨尔玛),但是剧情大纲不变。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