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佩波
2020-09-16 06:09:31

《佩波》(亚美尼亚语:Պեպո),是一部在1935年上映、由哈莫·别克纳扎良和阿尔缅·古拉基扬执导的苏联亚美尼亚电影。《佩波》被认为是亚美尼亚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并获得不少正面评价。

佩波(赫拉奇亚·涅尔西相(英语:Hrachia Nersisyan)饰)为一名居于现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的亚美尼亚人(英语:Armenians in Tbilisi),是个为人老实的渔民。他的妹妹克克勒(塔佳娜·玛赫穆良饰)快要出嫁,佩波答应给她嫁妆,但为安全起见而把嫁妆暂存在一名商人手上;到了婚礼当天,商人不肯交还嫁妆,婚事告吹。克克勒被唯利是图的未婚夫抛弃,奸商更以遗失收据的借口占据着她1,000卢布的嫁妆。

佩波要求奸商交还这笔钱,但徒劳无功;后来,奸商声称遗失的收据终于被人寻回,答应交还嫁妆并作赔偿。但是,佩波不接受奸商的提议,反与他对簿公堂,希望法律能伸张正义;他发现法官收受贿赂,于是告发之,但佩波因而被控以藐视法庭,更为此入狱。虽然佩波沦为阶下囚,但他因揭发奸商而赢得英雄的美誉,群众隔着囚窗支持他,而佩波则向支持者声言要在出狱后复仇;最终,克克勒与佩波的朋友结婚。

制作人员在1934年春季开始为《佩波》的拍摄作准备。《佩波》制作工序的规模颇大,取景范围广阔,地点包括埃里温和第比利斯,一些场景则在莫斯科的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内拍摄;有一个场景是在第比利斯库拉河上乘筏子,旁边的沙滩上还有不少群众。

《佩波》的故事来自一出由加布里耶尔·孙杜基扬创作的戏剧。

《佩波》受到观众的欢迎,更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出色的苏联电影(英语:Cinema of the Soviet Union);有评论称赞《佩波》有好的剧本、有具才华的制作人员,还有精通于拍摄电影的导演。此外,电影中的配乐《佩波之歌》也在亚美尼亚境内普及起来,几乎被视为一首亚美尼亚民歌;评论认为创作电影配乐的阿拉姆·哈恰图良以音乐展示了第比利斯人民当时的日常生活,又对描绘手工艺者和商贩的《卡拉乔格利》、片尾播放的《克尔奥格利》等电影歌曲给予正面评价。

《佩波》是亚美尼亚首部有声电影,在1935年上映,而1935年也因此被认为亚美尼亚电影(英语:Armenian cinema)的显著转捩点,而此电影令亚美尼亚电影的题材扩大了很多;《佩波》成功享誉国际,并成为亚美尼亚文化在国外的代表之一。

2010年,亚美尼亚邮政(英语:HayPost)计划把当地电影作为邮票的新题材,并打算发行以《佩波》为主题、包含三张邮票的邮品。有关邮品最终在2011年2月发行,共印刷30,000张,纪念《佩波》上映75周年。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