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教父 (电影)
2020-06-02 07:08:25

《教父》(英语:)是一部1972年的美国电影,根据马里奥·普佐(Mario Puzo)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弗朗西斯·科波拉执导,由马龙·白兰度和艾尔·帕西诺主演的帮派电影。

《教父》是《教父三部曲》的第一集,掀起帮派电影的新潮流,荣获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及最佳改编剧本三大奖项,被视为是经典电影之一。《教父》一直长年占据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的史上最佳250部电影评选中,获影迷票选为第二名,而其续集《教父2》则荣获第三名。

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后,维托·柯里昂作为纽约市柯里昂家族的族长、最有势力的美国黑手党教父之一,在女儿康妮的婚礼上,维托的幼子陆战队军官迈克尔·柯里昂,在婚礼宴会上将自己的女友凯伊·亚当斯介绍给家人们。

在另外一间黑暗的办公室里,维托聆听着同乡们的请求,答应惩治轮奸且将少女打成重伤的恶徒们,也答应帮助同乡的未来女婿可以续居美国,不要被移民局驱逐出境。维托的教子约翰尼·冯塔纳是一位著名的歌手,为了获得一个好莱坞电影角色寻求维托的帮助,维托迅速派遣他的养子兼军师汤姆·黑根前往加州洛杉矶,游说电影制片人杰克·沃尔茨把那个角色给约翰尼。沃尔茨拒绝了,隔日沃尔茨在床上醒来,惊觉自己最珍爱种马的断头正血淋淋地裹在床单里,他立刻屈服。

汤姆回纽约后,毒枭索拉索找上教父维托,因为维托供养许多美国国会的参议员、众议员,在政坛力量极大,索拉索想与维托洽谈合作贩毒,但维托认为“盗亦有道”,赌博、饮酒、女色都是人类生活偶尔的奢侈品,但吸毒却足以毁掉人的一生,而且他供养的政客也不会支持他这样做,赌场与妓院已足以撑起他的产业,决意不涉足毒品,因此惹来索拉索的不满。索拉索不但买凶行刺维托,维托因此身负重伤,一息仅存,住院休养;麦考斯基警长还打算乘机再度行刺,被迈克尔识破,才救了维托。

迈克尔认为父亲非常危险,加上麦考斯基警长与索拉索串通,令迈克尔处处求救碰壁。迈克尔在说服桑尼之后,决定约索拉索和麦考斯基会谈,假意求和,实则将二人刺杀,由于在美国非常忌讳杀害警员,迈克尔派遣记者将麦考斯基的劣行在报纸爆料,让麦考斯基被杀一事不让公家太愤怒。而迈克尔枪杀二人后,听从兄长的劝告和安排,抛下美国的一切,逃回意大利老家西西里去避风头,并在该地认识了一名美丽女孩阿波罗妮亚,进而相恋成婚。维托长子桑尼当家,开始与其他黑手党家族开战,也安排胞弟弗雷多到拉斯维加斯,与赌场大亨莫·格林合作。

1948年,纽约黑帮为争地盘互相厮杀,桑尼乘机杀了菲立浦·塔塔基利亚之子布诺·塔塔基利亚,又由于妹妹被夫婿家暴,桑尼在接到妹妹打来的哭诉电话后,怒气冲冲地独自前去妹妹家,却遇到敌人设好的圈套遭乱枪扫射而亡。远在西西里的迈克尔,也因为其身为柯里昂家族的身份而被对手盯上,贴身保镖被敌人买通,迈克尔的意大利娇妻,更因此成为他的替死鬼,在迈克尔面前被炸死于车内。娇妻惨死的冲击,带给迈克尔巨大的刺激,迈克尔知道他的一生除了江湖之外,恐怕再无他路,因此迈克尔接受了父亲的召唤,回到美国,与原女友凯伊成婚,接手家族事业。

老教父维托见苦心栽培的长子桑尼已然惨死,而次子弗雷多庸碌无为,无能接手家族事业,于是打算让幼子迈克尔返美,提前退位,权力交接。维托先与黑手党五大家族开了黑手党委员会,在某些部分对五大家族让步,换取各家族不追杀迈克尔的承诺之后,才让迈克尔返美,禅让教父之位予迈克尔。迈克尔认为纽约无利可图,打算在半年内放弃原本的纽约,迁都新兴的拉斯维加斯,改以大饭店、观光赌场为主要生意,迈克尔向柯里昂家族的合伙人莫·格林提出收购股分的要求,却与莫·格林不欢而散。

维托在黑手党委员会开会时,察觉到长子桑尼之死,极有可能是五大家族之一巴西尼家族所为,并且向迈克尔叮咛,家族内任何一人通知他巴西尼要会面,那人就一定是叛徒。老教父维托与孙子安东尼嬉戏时病发去世,告别式上五大家族的人车马辐辏,冠盖云集,而当迈克尔在对众人察言观色之时,心腹泰西欧来通知巴西尼要与迈克尔开会,于是迈克尔得知泰西欧是叛徒。

在康妮新生子的洗礼上,迈克尔成为其教父,但其实迈克尔要一次肃清家族所有之敌人,此时影片以交叉式手法,将屠杀式报复贯穿在教堂的宗教仪式,迈克尔一面向神父承诺自己笃信三位一体与罗马公教,不接受“撒旦的罪行”,却一面指挥了大量的刺杀行动,包括:

最后,迈克尔也处决了家族叛徒泰西欧与姐夫卡洛,迈克尔突然改变与泰西欧的行程,又命一群手下将泰西欧带走,暗示了泰西欧被处决。迈克尔已经发现姐夫卡洛家暴的当天,桑尼去关切就遇刺,他认为可能是卡洛被收买而害死桑尼,哄骗卡洛坦白从宽,让他退出家族事业,去拉斯维加斯享清福,于是卡洛承认了与巴西尼串通,杀害桑尼。随后命令克雷曼沙把卡洛缢死,迈克尔的新一任教父地位稳固。最后迈克尔领悟到重要的一点,就算投敌的是亲人,也绝对不可饶赦。

迈克尔在门内接受众人的吻手礼,手下把他办公室的门扉关上,这扇门将迈克尔与妻子隔开,间接暗示了两人未来的婚姻危机,以及迈克尔迈向了与先前截然不同的人生。

弗朗西斯·科波拉最初并非派拉蒙的第一选择,其他至少有两位导演是派拉蒙的首选。意大利导演赛尔乔·莱翁内也有受到派拉蒙的邀请,但是他对于这部歌颂黑手党的影片没有兴趣。(他之后执导他唯一的黑帮电影《美国往事》,是描述美国犹太人帮派的故事。)而根据当时派拉蒙总裁罗勃·艾文(Robert Evans)的说法,科波拉在最初也并非想接下执导工作,同样也深怕著赞扬黑手党与暴力的效应。另一方面,艾文也独钟意大利裔的美国导演接掌工作,主要是因过去非意大利裔的美国导演所作的黑手党电影票房都很惨淡,也因此,艾文希望观众能够看电影像“吃意大利面”。当科波拉想到可将影片隐喻美式资本主义时,他决定争取执导工作。在当时,科波拉曾执导过8部影片,其中最著名的为改编自舞台音乐剧的《彩虹柚子》,而科波拉也曾因与人合编《巴顿将军》获得奥斯卡奖。科波拉在当时也欠债40万美元,主因是他监制的乔治·卢卡斯影片《五百年后》超出华纳兄弟提供的预算所致。最后科波拉在卢卡斯的建议下,接掌《教父》执导工作。

科波拉与派拉蒙影业之间也有严重冲突,而科波拉甚至差点被换掉。派拉蒙认为制作开始时不顺利,但是科波拉却认为首周制作相当顺利。派拉蒙认为科波拉都无法按照进度,频频发生制作上与选角的失误,徒增不必要的开销。科波拉在DVD的语音记事说过,他当时笼罩在替换导演的阴影下,尽管当时也极大的压力,他还是坚持他的决定,并且设法避免被替换。

派拉蒙在当时制作也面临财务危机,只能将《教父》作为孤注一掷,期望能重振派拉蒙影业,因此科波拉也面临了相当大的压力。他们希望《教父》为广大观众接受,并且要求科波拉增加多一点刺激场面。而科波拉也只好增加一些暴力场面,来满足派拉蒙的期待。

科波拉在选角方面与派拉蒙又有些抵触,其中以马龙·白兰度所饰演的维托·柯里昂为最。派拉蒙最初是希望劳伦斯·奥利佛担任此角(后以健康问题拒绝),并且不希望由白兰度饰演,主要鉴于白兰度近期拍戏上的困难。一名派拉蒙高层提议由丹尼·汤玛斯担任,因为维托这个角色相当爱家,也因为这个观点,当时的派拉蒙高层甚至说“马龙·白兰度永远不会在这部电影出现。”后来在一番恳求游说后,科波拉才被允许让白兰度担任此角色,但是白兰度必须接受比自己之前片酬还低的价钱、萤幕试镜,以及全面配合不得延误制作进度。白兰度最后在试镜上脱颖而出,并且在隔年奥斯卡获得最佳男主角奖,但是他为了抗议美国政府对待印第安人不公而拒绝领奖。

派拉蒙最初希望罗伯特·雷德福或雷恩·欧尼尔担任迈克尔·柯里昂的角色,但是科波拉想找个看起来像意大利人的美国人担任此角,也因此艾尔·帕西诺获得了科波拉的青睐。帕西诺在此时并不出名,他在先前只演过两部小影片,也因此派拉蒙影业并不认为他适合这个角色,而主因更是因为帕西诺的身高并不高(5呎7吋,约170公分)。后来在科波拉威胁退出剧组的情况下,帕西诺才得以获得演出角色的机会。其他如杰克·尼科尔森、达斯汀·霍夫曼、华伦·比提、马丁·辛、詹姆斯·肯恩都有参加试镜。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猫王)对迈克尔这角色也有兴趣,但是并没有参加试镜。

其他角色甄选的部分,布鲁斯·邓、保罗·纽曼、史提夫·麦昆曾被认为是适合汤姆·黑根的角色,但是最终由罗伯特·杜瓦尔担任;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曾征选卡洛·瑞兹和保利·盖托()的角色;安东尼·柏金斯则曾争取桑尼的角色;米娅·法罗则参加凯伊角色的征选。威廉·迪凡曾被视为是莫·格林的人选;马里奥·阿多夫也曾争取一个角色的演出。在当时不甚出名的罗伯特·狄·尼洛,也曾参加迈克尔、桑尼、卡洛、保利的角色试镜,他原本被选为保利的人选,但科波拉与将他和《The Gang That Couldn't Shoot Straight》中的艾尔·帕西诺交换,而狄·尼洛在《教父2》演出年轻的维托·柯里昂,借由此角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在另一范围上,《教父》与科波拉家族也有相当的渊源。科波拉的父亲卡明·科波拉,一生中曾担任指挥家、作曲家,也为本片写了一些配乐,甚至在片中担任钢琴师,而卡明的妻子也曾担任片中的临时演员。科波拉的妹妹泰莉亚·雪尔饰演康妮·柯里昂,而科波拉的新生女婴索菲亚·科波拉甚至饰演康妮的新生儿子;演员大卫·马密说:“当我知道站在我面前的苏菲亚,是二十年前第一集中的小婴儿,我突然有一种毛骨悚然之感”。科波拉也让他的儿子们饰演汤姆·黑根的两个儿子,分别出现在桑尼揍卡洛的现场,与维托葬礼的镜头中。

大多数的拍摄行程主要是1971年3月29日至同年的8月6日,虽然有一幕帕西诺与基顿的戏是在秋天拍摄,但是总计77天的拍摄日还是少于公司原先预估的83日。

拍摄地点主要是在纽约以及其他的地方,纽约第五大道上已经关闭的“Best & Company”被装成帕西诺与基顿圣诞节购物的商店。洛杉矶则不只一个地方被拍摄(主要是好莱坞制作人杰克·华尔斯的戏),其中有一幕帕西诺与基顿则是在加州罗斯拍摄。另外的外景包括拍摄西西里风景的Savoca与Forza d'Agrò小村庄。内景则是在纽约的Filmways影业摄影棚拍摄。

电影的第一个令人震惊的画面,也就是“沃尔茨发现自己的种马头颅被放在床上”,引来了动物保育人士的抨击。科波拉后来澄清片中的马头,来自于一家狗食工厂制造马肉罐头所剩下的,剧组并没有特地杀马。这段镜头则是在纽约华盛顿港拍摄。

小说中,沃尔茨是一个有恋童癖的老人,是借由汤姆走出沃尔茨的房间时,看到一名年轻女孩哭而发觉的。这段镜头电影被剪下,但是DVD中有收录。

《教父》电影开始的镜头,也就是委托人包纳萨拉()向教父请求委托的镜头,其中使用了连续变焦摄影镜头。这段维持约3分钟的特别镜头,是由汤尼·卡普()设计的电脑控制连续变焦摄影镜头所拍摄的。

《教父》配乐师尼诺·罗塔的配乐在当年最初虽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但是最后却被取消资格。原因在于罗塔曾使用他在艾杜亚多·德·菲利浦的喜剧作品《Fortunella》所写的主题曲作为《教父》的主题曲,即使在那部喜剧中的主题曲是轻快断奏的,但是旋律与教父的主题曲无异,也因此《教父》的配乐无法获得奥斯卡的肯定。怪异的是,1974年的《教父2》同样采取《教父》的主题配乐,但是却获得了当年的最佳配乐奖。

《教父》一片一直广获全球影评的赞赏以及大众公认的影史经典,被认为可能是史上最棒的电影。美国影评网站烂番茄根据84篇评论得出99%的新鲜度。《娱乐周刊》的投票中,《教父》同样被认为是影史最棒的影片。《教父》目前还是AFI百年百大系列最新版本的亚军,仅次于《公民凯恩》后,最初的版本则为季军,位于《卡萨布兰卡》后。而在2008年6月,AFI又票选了美国影史10种类型电影的前10名,《教父》一片经由1500名以上的成员票选后,成为帮派电影的冠军。

2002年,英国杂志《Sight & Sound》举办的国际影评投票中,《教父》获选为影史优秀影片第四名。《教父》与《教父2》同样被美国国家影片登记部典藏,不过教父三部曲的最终曲《教父3》并未被收录。

配乐方面,尼诺·罗塔所创的主题曲─(Speak Softly Love)同样也广为人赞赏,并且在后世常为人所使用。

《教父》同样在票房上也取得成功,打破当时其他影片的票房纪录。开幕首周,《教父》有$5,264,402的票房收入,并且在下映后一共赚进$81,500,000的收入,是其预算及行销活动费用的14倍之多。后来在重新上映后,票房收入提高到1亿3400万美元。

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认为《教父》可能是影史最棒的影片,而其阵容也无庸置疑的出色。

《教父》亦在当年奥斯卡金像奖上大放异彩,获得11项提名后拿回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奖与最佳改编剧本奖。其他的八项提名包括詹姆斯·肯恩、罗伯特·杜瓦尔、艾尔·帕西诺分别获得最佳男配角奖提名、最佳导演、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原创配乐、最佳混音。另外本片同样也获得了5项金球奖、1项格莱美奖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奖项。

《教父》于1972年3月15日于美国上映,海外地区上映时间如下:

2008年9月23日,派拉蒙影业将会发行《教父》系列三部曲完整收藏版()的Blu-ray Disc与DVD,这次最新的版本将会收录先前发行DVD的内容以及其他更完整的花絮。Blu-ray Disc的版本将会有4片光碟,DVD版本则会有5片。

幕后花絮除了收录先前发行的DVD版本内原先有的外,其他还有一连串的额外内容,将会在全新的版本中呈现:

《教父》最初是在2001年10月9日所发行的教父三部曲典藏版DVD内收录,其中包括三部曲以及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的访谈、幕后花絮()、纪录片、删除片段等。其他也包括(),内容描述著科波拉拍摄期间随身携带笔记本的内容;摄影镜头的掌控、尼诺·罗塔与卡明·科波拉的配乐。或者是影片内柯里昂家族的谱系、时间走向,甚至是奥斯卡奖上的得奖感言。

《教父》的配乐由尼诺·罗塔负责主要配乐,卡明·科波拉则辅助配乐的工作。《教父》的配乐一直广为人赞赏与喜爱,主题曲(The Godfather Waltz)与配乐(Love Theme From The Godfather)都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名曲,后世一直广为使用与流传。

2006年,美商艺电首先发布了教父的游戏版本。马龙·白兰度在去世之前的配音因为与过去落差太大,改由另一个相似声音取代。其他演员如詹姆斯·肯恩、罗伯特·杜瓦尔、艾巴·维戈达等都有配音,唯艾尔·帕西诺并未配音,原因在于帕西诺已经将他的声音使用权卖给另一款游戏。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