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巴氏若鲹
2020-06-03 13:02:31

巴氏若鲹(学名:)是一种鲹科海鱼。它们分布在大西洋,由马萨诸塞州东岸至巴西,与及离岸岛屿。它们颚的长度及条鳍的数量与其他鲹科有所不同。它们的体型算是大,最长可达1米及最少重14公斤。它们栖息在礁,会独立或成群的生活。它们是掠食性鱼类,主要吃其他小鱼。它们长达23-32厘米就达至性成熟,并会于2月至10月在离岸海域产卵。它们的经济效益并不怎么重要,味道一般。

巴氏若鲹分类在若鲹属中。它们最初是由法国分类学家乔治·居维叶于1833年基于圣巴泰勒米岛搜集的标本而描述。他将之分类在鲹属中,并以其发现地的圣巴泰勒米岛来取种小名。它们的分类到现今仍然有争议,一些学者将之分类到若鲹属中,但仍有一些坚持最初的鲹属的分类。

巴氏若鲹的体型属典型的若鲹属,体型呈中等深度及压长,背部较腹部突出。它们是大型的鱼类,最长可达1米及重14公斤。头顶由吻至颈背稍为弯曲,眼睛有脂肪组织的眼帘。其上颚未及眼睛的内缘。上下颚有绒毛状的牙齿,向前逐渐扩阔。背鳍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含7条鳍刺,第二部分就有25-28条软鳍条。臀鳍像第二背鳍,先有两条分开及紧接一条鳍刺,后有21-24条软鳍条。背鳍及臀鳍些微突出,胸鳍呈镰状,比头部还要长。体侧线前部轻微弯曲,弯曲的部分比后方直的部分长。体侧线直的部分长22-28块鳞甲,身体的其他部分由光滑的鳞片覆盖。尾柄有双边的脊。它们共有24块脊骨及24-40块鳃耙。

巴氏若鲹背部呈淡黄绿蓝色,底部呈银色。幼鱼有5行直间,逐渐会变成斑点,并最终消失。鳍透明,往往都带有金褐色彩。年长的鱼的黄色较深,很多的鳍都呈鲜黄色。

巴氏若鲹分布在西大西洋的热带及亚热带海域,由美国马萨诸塞州至巴西马塞约海岸。它们也分布在东大西洋的离岸岛屿,包括百慕大、巴哈马、西印度群岛及加勒比海。除了它们和棒鲹是分布在大西洋外,其他的若鲹属都是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

巴氏若鲹很少会游到近岸的水域,较为喜欢离岸的礁及岛屿,或是大陆棚以下辽阔的海域。虽然它们很少会到美洲的浅水区,但在加勒比海岛的沙质浅水区很多时都可以见到它们和其他鱼类。

巴氏若鲹是掠食性鱼类,会个别或成群的出没。其主要猎物是小鱼或底栖区的细小生物。它们也有跟踪的特色,会跟随较大的鱼类,并从中获得好处。它们也会像真骨附类般跟踪鳗、�科及铰口鲨。也曾有发现它们跟踪飞角鱼科,虽然飞角鱼科比巴氏若鲹细小,但它们可以翻起底质,将多种生物翻出来供食用。有时巴氏若鲹会反转被其他大型鱼类跟踪。巴氏若鲹会吃飞旋海豚的排出物。其他同区的鲹科也有类似的行为。

不同地区的巴氏若鲹会于不同时间达至性成熟。在古巴的雄鱼及雌鱼分别到了30厘米及32厘米长就达至性成熟;在牙买加,雄鱼只要23厘米长就达至性成熟。它们会于2月至10月间在离岸海域产卵。在伯利兹,它们会成群的产卵,群落的数量达300条,大部分都在日出前产卵。幼鱼会在海面生活,利用身体的颜色伪装躲在水母或马尾藻中。幼鱼会游一段长距离到达墨西哥湾暖流,可能因此而令它们到达马萨诸塞州。

巴氏若鲹是次要的商业渔获。它们也会被休闲垂钓,不过很多时都不是主要目标。它们是一般的美味,有新鲜的或腌制的出售。在西印度群岛,它们带有雪卡毒,并被列为高危物种,因它们的掠食性而使毒素留在身体。它们是第一种被确认为太平洋以外含有雪卡毒的鱼类,不过其雪卡毒在生物化学上与太平洋物种的略有不同。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