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社区谘商
2020-05-30 02:00:07

生态层次分析
社区赋权
社群意识
社区运动
社区优势
社区复原
社会资本

社区心理学
社区谘商
社区谘询
群体介入

社区联盟
社区总体营造
社区发展
社区心盛

社区学院
社区中心
社区心理卫生中心

社区谘商是透过一个综合性的服务架构与助人策略,有效提升个人的发展及所有群体与社区的幸福感。社区谘商模式包括直接个人、间接个人、直接社区与间接社区四个不同服务面向,并且整合了脉络、发展、生态、女性主义、多元文化、后现代主义等相关理论内涵,进而发展出具有前瞻、预防、多面向、环境觉察、赋权等特质的专业服务领域。目前,社区谘商模式的最新发展乃将先前四个服务面向修订为促进人类发展的焦点性策略与广泛性策略、促进社区发展的焦点性策略与广泛性策略。

1962年,Kuhn所著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书中,最早出现“典范转移”一词。

1970年代,社区心理卫生中心或社区机构开始聘请谘商员,谘商专业在公立学校之外的工作机会快速增加,也造成谘商领域逐渐走向多元化。

1977年,Lewis与Lewis描述“社区谘商员(英语:community counselor)”成为谘商员一个新的专业角色,并开始在多元取向的实务场域中发挥功能。

1983年,Barclay在其“寻找谘商新典范”一文中,提出传统谘商典范需要转移的想法,因为世界在快速的改变,心理谘商专业要回应社会相关衍生的服务需求,有必要在思考、价值、视野、理论与实务行动上与时俱进,且有重大的兴革,进而发展出一个新的助人模式。

实际上,传统谘商典范在转移过程也受到一些脉络论(英语:contextualism)、生态观、系统论、女性主义心理学、多元文化、后现代主义等相关理论概念的激荡与影响。

1984年,属于美国谘商学会(英语: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的分支的谘商员教育与督导学会(Association of Counselor Educators and Supervisors, ACES)正式将“社区谘商”称为一种过程与取向,如以下四点:采用多面向的服务方式、强调预防、将社区对个人层面的影响纳入服务考量、寻求透过倡导的策略来赋权服务对象,个案或群体。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等环境变化快速,以及全球化的影响,人们面临新的挑战与多重压力,愈来愈多人需要各种心理卫生服务,以提升其心理健康、生活满意、生活品质及意义。

传统谘商专业强调单一个案的一对一服务方式或关注内在的经验,而不是改变其周遭环境,这些窄化的专业特性可能无法有效解决或满足如此大量的各种心理卫生服务需求。况且相关专业人力资源也无法赶上心理困扰或问题者的增加速度。

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在各地普遍设立,提供谘商专业人员诸多不同于学校场域的执业机会。由于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强调综合性的服务架构,而且重点工作在于初级预防、谘询、心理卫生教育等项目,故促发传统谘商专业朝向更多元发展,大部分社区谘商相关课程皆在此一时期开始出现。

社区心理学的兴起,因为其专业核心价值在于预防、正义、赋权、多元等,并致力于环境、系统或社会的改变,提供群体的心理健康或生活幸福,这些经验得以提供谘商人员相关理论概念与实务作法的参考,进而影响到谘商心理学领域之后的发展。

因专业资源的有限性,为满足广大民众的服务需求,此益彰显服务的责信、实证基础(英语:evidence-based practice)等重要性。谘商专业人员如未能觉察这个时代趋势,仍局限在旧有的服务模式的话,未来可能会受到更多成效的质疑及挑战。

社区谘商与社区心理学最大差异为前者是谘商领域,后者则是心理学领域。两者共同部分是皆能跳脱传统直接服务的框架,并且后者会影响到前者的多元发展。如果缺乏社区心理学的精神与涵养,社区谘商工作很容易沦为只是在学校或医院之外的某一社区场所的定点式服务而已,其本质仍然是典范转移前的传统个人谘商模式。

由于长期与环境互动,因此人类的发展必然受其影响。谘商人员可以利用社区谘商架构来了解个案的社会系统或生活脉络,避免问题的个人归因或“责备受害者”等偏误,进而设法加大如个人强度、社会支持、物理与环境资源等优势与减少个人限制、社会压力、物理和环境压迫的限制,以有效提升其复原力(英语:psychological resilienc)、心理发展及幸福。

在社区谘商架构之下,透过赋权的实务过程可以逐渐让无力感或边缘化的个人、组织或社区更加察觉到在其生活脉络中所产生的权力运作,并发展出能够合理掌控生活或工作的技巧及能力,不侵害他人的权力,又能主动积极去支持其他群体赋权感的提升,致使整体社区得以正向循环改变。

个人赋权的作法是增加个案发声、公民参与、资源运用、社会支持、团队合作等机会。组织赋权的策略是扩大参与决策、责任分担、权力共享、同侪支持、等可能性。社区赋权的方式是增加资源可得性、政府资讯公开、多元差异的包容、参与公共政策、社区联盟等。

由于社会快速变迁的影响,传统聚焦于内在经验的多属补救性质的单一、一对一服务方式无法有效预防或解决个案遭遇的困扰或问题,谘商专业人员(尤其是社区谘商者)必须去发展多元、系统取向的服务方式来提升不同文化或种族背景个案的心理发展、快乐幸福。

传统谘商专业一直受批评缺乏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文化背景的服务对象,主要原因来自于多数谘商人员把自己的价值、偏好与世界观强加在个案身上,形成所谓“文化封闭”现象。未来,随着新移民或少数族裔的增加,心理谘商专业应尝试开始转移传统谘商的典范,以服务对象为主体性,强调“多元文化谘商”的融入与发展,以及累积不同文化的觉察(敏感性)、知识与技巧。在社区谘商相关实务模式中,就有一种非常值得参考的“RESPECTFUL”多元文化谘商架构。

通常,谘商师会花较多时间在提供个案的个别一对一谘商服务,而不是投注在其事前的预防措施上面。然而,实际上,少数的专业资源永远无法赶得上个案(有心理困扰或问题者)增加人数,此差距也在不断加大之中。因此,在社区谘商的模式非常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的精神,所谓“预防谘商”念也是应用在生态与系统的架构中,其与初级预防相同,主要目标在维持个人心理健康的状态,或减低问题或疾病的发生率(incidence),如在特定期间在某一地区或人口群体产生某类问题或疾病的新增个案人数。

Lewis, Lewis, Daniels, D'Andrea(2003)提出的社区谘商模式包含直接个人、间接个人、直接社区与间接社区四大服务面向:

Lewis, Lewis, Daniels, D'Andrea(2010)将其社区谘商模式的四个服务面向修订为促进人类发展的焦点性策略与广泛性策略、促进社区发展的焦点性策略与广泛性策略:

社区谘商可以用于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家庭谘商中心、家庭暴力与儿童虐待庇护机构、药物和酒精滥用服务方案、老年心理卫生服务机构、心理社会复健方案、生涯(职场)谘商机构、员工协助方案、私人执业、健康维护组织以及其它方面。

在社区谘商的新典范中,谘商员必须超越原先传统焦聚在个案改变与发展的谘商角色及功能,重新被赋予运用多方面的方法去从事专业的助人服务,并以最有效率与成本效果的方法,达到协助社区最多数民众之目标。

社区谘商员常需要去扮演方案管理或评估者的角色,进而发展出有效的方案或服务,以满足社区大多数居民的心理卫生服务需求。

在教育、企业与卫生照护体系中,谘商心理学家是站在比较有利位置去推展预防性方案与服务。美国心理学家Albee(2000)相信谘商心理学家有独特的专业能力与优势可以在初级预防领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透过谘询的方式来协助行政人员、政策决策者与方案规划者以较创造性与宽广性的方法去思考社区、企业与学校等组织及其管理相关的问题。

发展高危险群的外展(英语:reach out)服务、危机事件的介入与预防等。

倡导弱势族群的权益、心理健康相关议题的政策倡导、从事社区组织改造与联盟,促进社区支持系统或自然协助网络。以及,长期投入社会行动与社区改变工作。

社区谘商员的“RESPECTFUL”多元文化训练模式包含宗教与灵性之认同、经济地位与背景、性别认同、心理成熟度、种族认同、年龄发展上的挑战、多样的创伤与其他影响个人安适之相关威胁、家庭的背景、动力与历史、独特的身体样貌特征居住地理区域与语言上的差异。

目前,社区谘商领域已明显地远离了传统个人谘商的问题诊断“显微镜”,并透过“广角镜”逐步发展出脉络性的策略。这代表越来越多的谘商人员开始关注社会脉络中的人们实际生活现况,也愿意打开双眼去接受以诸多新方法或不同途径去帮助其服务对象。以下则简要勾勒社区谘商的四大趋势:

人类发展及行为是发生在环境脉络之中,因此有可能深受滋养或限制。

尽管面对重大的压力,人们如果受到尊重对待,依然能够发展出令人惊讶的优势表现与资源力量,然而这些是一个悲观的助人者所看不到的正向部分。

关注人类发展的多元文化本质是社区谘商专业的一个核心要素。

个人发展与社区发展两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