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通州市
2020-04-06 06:49:28

通州区是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入海口,东临黄海,南依长江,因北通州今日改称“南通”,纪晓岚乃戏谓“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境内有水陆码头,空运机场。通州是晩清状元张謇的故乡。2019年2月获评 “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通州最初为长江口海域中几块相邻的沙洲,南北朝中期露出水面,至唐朝末年与大陆接壤。五代时称静海镇,后周显德五年(958年)设立通州,属扬州管辖,下辖静海县和海门县。宋朝天圣元年(1023年),改名为崇州,又称崇川。明道二年(1033年)又仍改称通州。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改设静海郡,不久又改名为通州。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格为通州路,至元二十一年仍称通州,归扬州路管辖。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废除静海县,通州直接管辖静海以及海门县和崇明县,属扬州府。洪武九年,崇明县划归苏州府。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属江南省扬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起属江苏省扬州府。康熙十一年(1672年)因海门江岸坍塌入长江,改海门县为乡,并入通州。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由于要与直隶的通州(今属北京)区分,故因位于南方而改名为南通县,属江苏省。

1949年2月2日,解放军占领南通县,城区及港闸等地设置南通市,南通县政府移驻金沙镇,属南通专署管辖。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南通县属南通市管辖。

1993年2月,南通县撤县改市,称通州市。

2009年3月31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通州市,设立南通市通州区。

2002年,通州市辖23个建制镇,3个街道办事处,376个村,52个社区,5个农场,总面积1351平方公里,总人口128.13万人。

2007年2月16日,通州市调整部分镇行政区划,北兴桥镇、海晏镇并入三余镇,新联镇并入刘桥镇。此后,通州市共辖19个镇:金沙镇、西亭镇、二甲镇、东社镇、三余镇、十总镇、骑岸镇、五甲镇、石港镇、四安镇、刘桥镇、平潮镇、平东镇、五接镇、兴仁镇、兴东镇、张芝山镇、川姜镇、先锋镇。

2009年4月17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江苏省调整南通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江苏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撤销通州市设立南通市通州区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通州市,设立南通市通州区,以原通州市的行政区域为通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金沙镇。

2015年3月24日,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政府关于调整南通市通州区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2号),通州区共辖4街道:金沙街道,金新街道,兴东街道,先锋街道;12个镇:平潮镇,五接镇,刘桥镇,石港镇,兴仁镇,张芝山镇,川姜镇,西亭镇,十总镇,东社镇,二甲镇,三余镇。

现辖:

金沙街道、先锋街道、兴东街道、金新街道、西亭镇、二甲镇、东社镇、三余镇、十总镇、石港镇、刘桥镇、平潮镇、五接镇、兴仁镇、张芝山镇、川姜镇和环本农场。

通州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土地肥沃,高程一般在3.8~4.5米,近海最低处为2.2米。海岸长16.27公里,江岸长15公里。

通州地处北亚热带,寒暑变化显著,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裕,雨水丰沛。

200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656元。在全国百强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测评中排名73位。2005年居全国百强县第34位。

通州区是中国出口商品综合生产基地之一,是优质粮棉油、多种蔬菜和蚕茧、薄荷、灵芝等特种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56万多亩江海滩涂是盛产干贝、鲥鱼、紫菜等特种养殖业,也是全国唯一的泥蚶苗种基地。

通州已形成纺织、服装、机械、冶金、电子、建材、医药、食品、饮料等门类的工业体系,是全国纺织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通州地区方言比较复杂,西部地区主要使用南通话,属于通泰方言南通小片。东部使用三种吴语,第一种是通东话亦可称古常州语,属于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分布在金沙以东地区,和启东海门的通东话连成一片。第二种是启海话,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分布在通东话的南北两侧,分别和如东东部的启海方言区、启东海门的启海方言区连成一片。第三种是金沙话,其归属在语言学上尚有争议,目前暂时归类为吴语,分布在金沙及其周边乡镇。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