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认知失调
2020-03-30 01:53:33
认知失调(英语:Cognitive dissonance)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描述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因而产生了一种不甚舒适的紧张状态,后续为了改善紧张状态而改变自身行为或想法,使自己相信理念与行为间没有冲突。如时薪过低劳累而相信自己热爱工作、被众人指责是因为自己的错误,内心感到愧疚不愿承认而故作轻松、对遭严酷考验而进入的团体更有归属感,都是认知失调的作用案例。更精确一点来说,是两种认知中所产生的一种不相容的感觉,这里的“认知”指的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型式,包含看法、情绪、信仰,以及行为等。认知失调理论是费斯汀格在1957年的《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提出,只要个人发现到有两个认知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就会感觉到心理冲突。因冲突而引起的紧张不安,转而形成一种内在动机作用,促使个人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而迁就另一认知,藉以消除冲突,恢复调和一致的心态。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在1956年首次于其著作《当预言失灵》中提出了此一理论,其观察幽浮末日教派的成员们对这种反直觉信仰的坚持,以及其领导人的预言失败后,改信人数的增加。因为地球灭亡的预言失败,“预期落空”增加了认知间的失调,结果使得大多数没有心理准备的成员们,为了减缓此一认知失调带来的紧张感而改去接受新的预言;亦即,外星人已经因为他们而饶恕了这个星球。已有一些实验方法被用来证明认知失调,其为:在费斯廷格与美瑞尔·卡尔史密斯1959年的一个经典实验中,学生们被要求进行繁琐且无意义的工作,包括把书翻转四分之一圈,以及另一个,把汤匙放在盘子上,清空盘子,再把盘子放满汤匙,如此不断地重复。参加这个实验的人都很消极地反复这些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们会被告知实验已经结束,他们可以离开了。这是诱导性的服从的研究的一个例子。不过,实验者随后向实验对象做了一个小小的请求。即他们被告知某位必要的研究助理无法进行这个实验,而这位参加者被要求去代为说服另一位接受实验者(此人实际上是知情者)这项刚刚才被完成的单调的,无聊的工作其实是有趣的且吸引人的。某些参加者受雇以20元的代价,另一组则是1元,而对照组不能被要求去执行此任务。当之后被要求去评价拔钉子工作时,那些在1元组的人比起其他在20元组以及对照组之评价显得更加地肯定。这被Festinger和Carlsmith解释成为认知失调的证明。实验者理论化了人们在感受到介于矛盾认知的不一致“我告诉某人这项工作是有趣的,而实际上我却发现它是无聊的”。 当只被给予1元时,学生们被强迫内在化他们被诱导表现而产生的态度,因为他们没有其他正当的理由。那些在20元组的情况中,这种认知失调是有争议的,因为此行为有着一个外在正当的理由。行为内在化是唯一一个方式去解释受试者对于此任务的评价。这项研究已经在之后被重新试验过。现今相信的理论是有一个冲突介于认知当中即“我不是一个说谎者,但我却说了谎”。 因此,这事实已经被带向靠近谎言一步了,更可以说,即此任务评价往上升了。研究者更进一步地推测只有1元组的受测者面临“没有足够动机解释这种行为”以致于产生“认知失调”的境况,所以当他们被要求对于这些任务而说谎,他们借由改变他们的态度以寻求抒发“认知失调”带来的紧张不适感.这种过程让受测者真正地相信这些工作是有趣的.此理论多用于心理学领域,来解释个人态度改变与否。如果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两者协调时,态度不会改变;两者失调时,态度就可能会改变。 例如:显然,人在很多社会场合中,其态度改变与否与个人维持面子与自尊有关。而且,当个人态度改变或维持不变时,为了保持心理上认知一致,个人常对自己的作为提出辩解。此理论对于人类的认知有三个基本假设:认知失谐的强弱程度取决于所有涉及的失谐认知的数量,与协调认知元素的数量之比率,以及这些认知元素对个人的重要性。对个人越重要,而且失谐认知元素的数量越大,认知失谐程度也越大。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