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对航空业的影响
2020-05-01 16:02:43

SARS-CoV-2(病毒)

国际运输

本条目记录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对航空业的影响。为防控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许多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出入境限制,对航空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旅客数量的显着减少,飞机载客率低下,许多航班取消。

2020年3月5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估计,因乘客数量减少,航空业可能损失630至1130亿美元。 此前,国际航协估计收入损失约为300亿美元。 3月17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表示,其3月5日的估算已经“过时”,航空公司将需要200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以度过危机。 奥利弗·怀曼(Oliver Wyman)报告说,截至2020年3月,亚洲航空的可用座位里程减少了23%。 在欧洲,疫情的影响预计将加速航空业内公司的合并。 根据CAPA航空中心的咨询,到2020年5月底,大多数航空公司有可能将会破产。

2020年1月,航空旅行需求同比增长2.4%,是自2010年埃亚菲亚德拉火山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是直到1月下旬,冠状病毒才开始对航空业造成影响。 尽管缺少乘客,但有关降落时间表规定迫使英国航空公司将空飞机飞往欧洲机场,以避免失去其降落时刻。 虽然因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石油价格战,石油燃料的价格下降了大约四分之一,但无法弥补航空需求的下降造成的损失。 Google搜索趋势显示,在2020年2月至2020年3月之间,航空公司客户服务部门的在线搜索量增长最快。

2020年2月,大约三分之二往返中国的国际航班被取消。日本和中国之间的航班减少了60%,美国和中国减少了86%。中国国内三分之二的航班也同样被取消,每天约有1万个航班,其余航班的票价有的也大幅度下降——《南华早报》报道称,上海和重庆之间3小时的航班票价仅为29元(4.1美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1月25日至2月14日的客运量下降了75%。

2020年3月,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家移民管理局决定自3月23日零时(北京时间)起将所有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改在12个指定的第一入境点入境。

3月26日,中国民航局发布通知,称因应疫情防控需要,决定进一步调减国际客运航班运行数量,确保客座率不高于75%。中国大陆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条航线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中国境外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中国大陆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随后根据民航局估计,3月29日~4月4日期间较上周降幅达到85.3%。至今中国大陆的国际航班量已经减至仅108班,仅相当于疫情爆发前的1.2%;而通过航空口岸入境的旅客人数将由上周的日均2.5万人更降到日均4000人左右。

然而中国民航局在3月26日的通知中也允许各航空公司利用客机执行全货运航班,货运航班不计入客运航班总量。此后,部分航空公司开始利用主客舱运输防疫物资,爱尔兰航空和匈牙利维兹航空等未曾运营中国大陆航班的航空公司开始将客机飞往中国。

4月16日,中国民航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疫情期间国际机票销售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间,航空公司对国际机票全部采取直销模式,暂停代理商对旅客出售国际机票;对已由代理企业销售的国际机票要加强管控,严禁换票,订座及购票后禁止更改旅客姓名,以杜绝中间环节倒票、炒票行为。

与2019年2月相比,2020年2月的入境人数下降了96%以上。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