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鹰爪行动
2020-04-11 02:31:45

美国陆军

中央情报局

后勤支援:

鹰爪行动(英语:Operation Eagle Claw),是美国政府于1980年4月24日,为解救伊朗人质危机事件中被伊朗政府扣押的53名人质而采取的一次军事行动。

此次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该行动的失败也直接导致了美国特战司令部和美国陆军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的成立,以及MH-47特战版直升机改型诞生,双旋翼较高可靠性的的MH-47日后成为大型特战活动主力,RH-53系列逐步淡化退出陆地和沙漠用途。

1979年,伊朗爆发伊朗伊斯兰革命,由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所领导的反对派将此前统治伊朗的独裁者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赶出了伊朗,当时美国总统卡特以医疗为由,允许巴列维进入美国治疗,结果引发伊朗民众强烈不满。

1979年11月4日上午10点30分,大约3000名武装学生袭击了位于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并劫持馆内的66人当做人质。这群学生最后释放了几名妇女和非裔美国人,将剩下的52名美国人囚禁起来。学生们要求美国遣返在1月因为身体不佳离开伊朗的巴列维接受审判。起初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尝试经由协商讨回人质,但是在1980年4月谈判破裂。于是美国军方展开一场希望成功的援救行动,代号“鹰爪行动”。

由于伊朗在革命之后就封锁边境、关闭机场,使外界很难搜集到情报信息。而在当时,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因为政府删减预算,大举开除了许多调查队员,德黑兰分局也因此关闭,导致难以挽回的后果。在制定“鹰爪行动”时,五角大楼和政治家的官僚主义也不断干预特种部队制定的作战方案。虽然美国也向英国与德国要求情报交流,但两国对此情况也束手无策。而负责执行机密任务的五角大楼里的陆军、海军、空军和特种部队等各军种正值军种对立,各方都希望借此争夺主导权,“鹰爪行动”的规模也越搞越大,更制定了几十个作战方案。也因此,只靠三角洲部队的人力不足以执行如此大规模的作战,三角洲部队向美国陆军借调了游骑兵部队和驻扎在德国,数十名专精城市巷战的特种部队成员支援,使得参与“鹰爪行动”的总人数多达200人。

由于五角大楼顾虑到各军种之间的均衡,因此没有采用适合特种作战的直升机,而是向陆军征调了大型长距离的RH53D直升机,包含备用机共8架,预计从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至于空军则提供6架C-130运输机,以及预计在德黑兰上空提供掩护的AC-130空中炮艇2架。而尼米兹航空母舰则要派出14架F-14雄猫式战斗机,用来掌握制空权。所有参与行动的单位集中在一起,紧急展开训练。特种部队成员也转移到数个营地内,并建立一座1:1的大使馆模型,与陆军直升机的飞行员加入训练。

最后,五角大楼制定以下作战行动

8架直升机从航母起飞后其中一架严重故障折返,另一架到达沙漠一号后故障只能放弃,两架遇到沙尘暴后,直升机的导航系统全部失灵,中途在沙漠短停后再起飞,直升机从不同的方向到达沙漠一号,迟到的时间最长达90分钟。落地后其中一架液压故障有极大风险也放弃,从行动开始后损失三架直升机,只有五架继续任务。此时“鹰爪行动”也开始显露出弊端;三角洲部队的地面部队、美国陆军的直升机、空军的运输机无法直接通讯,因为三方军种使用的通讯频率不同,跨军种之间的通讯都必需先传送到位于埃及的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然后由空军的战斗管制小组(CCT)转接,这种严重的事情此刻才被美军参谋部发现,结果快到天亮时,还没有推进到沙漠二号据点,作战也被临时叫停,准备进行撤退。凯里上校向埃及的总部回报,这些直升机显然不适应沙漠天候应该放弃任务,避免后续风险,总部同意。

此时清点燃料发现五架还能飞的有一架燃料不足飞回航母,需要再加油,于是另一架起飞以低空出靠近运输机的位置方便加油,此时另一个弊端也在此显露,由于直升机驾驶员没有实战经验,不熟悉超低飞的飞行技术,同时经过长时间的驾驶已经疲惫不堪。在运输机满载燃油的情况下,在后面加油的直升机因遭到运输机的气流卷入或不明机械因素突然空中侧翻撞向一架C-130运输机,沙漠一号地点成为一片火海般的大爆炸。

特种部队的指挥官沃特担心直升机再次出现故障,索性直接把四架直升机扔在了原地,所有特种部队队员乘搭运输机返回航空母舰。 沃特希望航母出动攻击机将留在沙漠的直升机和部分物资都炸掉,但是美国考虑到这一行为可能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所以放弃了这一计划。

白宫在第二天凌晨1点左右宣布营救行动失败,而伊朗大使馆的人质随后被分散在伊朗各地,使第二次营救行动无法进行。伊朗军方调查人员发现9具尸体,8名美国人和1名伊朗平民,在巴士上被俘的44名伊朗平民向目击者讲述了这次行动。

此次事件曝光后成为外交大灾难,伊朗惊觉美国完全视外国领土主权如无物,随意在别国领土内策画军事行动和建立临时基地,成为两国后续数十年深刻敌对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并成为伊朗对内宣传的典型材料。

鹰爪行动目的是解救1979年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人质,此次行动也是美国陆军三角洲特种部队首次参与行动。

失败的原因分内外,内因是美国决策高层关于是否应该冒着人质生命危险展开军事行动解救而出现严重分歧,最终因行动仓促计划不周漏洞百出导致行动失败,美军的直升机和运输机不仅没能准时抵达目的地执行任务,在前往的道路上更发生飞机相撞和机枪误射的事故。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美军运输机还不具备空中加油能力。外因是环境因素,此次行动中,美军战机遭遇了沙漠风暴,导致严重水土不服的美军直升机行动严重迟缓,也导致计划不能如期执行宣告失败。“鹰爪行动”的失败随后被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让卡特政府颜面尽失,严重打击了美国民众对武装力量的信心,从而也让卡特的连任之路失败。

鹰爪行动的失败,被认为是一系列指挥系统矛盾的集中体现。在美国国防部的委托下,时任海军作战部队参谋长詹姆斯·霍洛威(英语:James L. Holloway III)成立了调查委员会,霍洛威委员会调查结果认为,军种之间严重缺乏协调统一指挥能力是行动失败的重要因素,并建议国防部应该建立一支反恐联合特遣部队(CTJTF,counterterrorist joint task force)和一个特种作战咨询小组(Special Operations Advisory Panel)。

八名丧生的美国军人在阿灵顿国家公墓设有纪念他们的纪念碑。1980年4月25日,罗伯特·M·邦德(英语:Robert M. Bond)少将为他们的悼念宣读了吉米·卡特总统的悼词。他们的尸体被送回美国,并埋葬在全国各地的军人墓地。

海军作战部队参谋长詹姆斯·霍洛威海军上将代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1980年领导了对该行动失败的原因的正式调查。霍洛威在报告中,列举了在任务规划、指挥和控制以及军种间可操作性方面的缺陷,并为重组国防部和1986年的戈德华特-尼科尔斯法案提供了催化剂。

第361情报监视侦察大队 支援单位:美国空军特种作战中心(英语:Air Force Special Operations Air Warfare Center) · 美国空军特殊军事行动学校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