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油价
2020-03-31 07:00:16

油价,也称原油价格,是一种石油现货交易时所使用的价值度量,是一桶标准原油(英语:Benchmark (crude oil))的价格。

最主要的标准原油油价有: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北海布兰特原油及迪拜原油(英语:Dubai Crude)。

原油价格和其等级高度相关,等级会依照其比重(或API比重)、其含硫量及其出产地点有关。其他常见的原油价格有马来西亚的塔皮斯原油(Tapis)、OPEC原油价格(英语:OPEC basket)、阿格斯含硫原油价格指数(ASCI)等。美国能源情报署(英语: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EIA)整理进口精炼原油的价格,加权平均后得到“世界原油价格”。

原油需求和世界整体经济条件有高度的相关性,根据国际能源署的资料,高油价会对全球经济成长有相关负面的影响。

早期的油价是由OPEC控制其售价,但OPEC在1985年已无法控制油价,后来有一小段时间实验性的使用倒求净价法(netback pricing)后,后来产油国采用与市场连结的定价机制。市场连结的定价机制最早是由墨西哥石油公司在1986年提出,在1988年开始广为接受,之后成为国际原油交易的价格基准。 目前常用的油价有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北海布伦特原油及迪拜原油(英语:Dubai Crude)。

在北美的标准原油油价会以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现货价格为准,是原油定价的基准,以及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合约的标的商品。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属低硫(英语:Sweet crude oil)的轻原油,比布伦特原油要轻,含有0.24%的硫,也比布伦特原油要少,其特性及油田位置都适合在美国进行精炼,大部分是在美国中西部或是墨西哥湾地区。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的API比重为39.6(约对应比重0.827)。

在交易时原油是以一桶(159升)为单位,在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NYMEX)交易的是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以运送到俄克拉何马州库欣的价格为准,库欣是运到墨西哥湾石油供应商的主要石油枢纽,也是北美最重要的石油交易枢纽。

若在洲际交易所集团(ICE)交易原油,则是交易布伦特原油,运送到苏格兰的萨洛姆湾。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是在1960年代成立,试图对抗跨国石油企业垄断利益集团,跨国石油企业在1927年红线协定(英语:Red Line Agreement)及1928年爱克纳凯利协定(英语:Achnacarry Agreement)起就一直控制油价,油价在1972年前就相当稳定。

1999年以前,有关油价的重大事件有:

油价在1999年至2008年中有显著的上涨,原因一般解读为中国及印度等国原油需求的提升。在2007年–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中,油价最高曾在2008年7月达到每桶美金145元,也是创纪录的最高油价。商业周刊报导(2008-06-27),2008年以前油价的上涨让一些评论家认为,上涨某程度是因为期货市场的投机心理。

在2008年月后,之后就有明显的下降。在2008年12月23日,WTI油价掉到每桶美金30.28元,是自从2007年–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在金融危机后,油价又迅速的提升,在2009年时到达每桶美金82元。在2011年1月31日,因为2011年埃及革命的影响,布伦特原油价格到达每桶100美元,是2008年10月以来的第一次,之后的三年半,油价多维持在每桶90元–120元之间的范围。

在2014年中,油价开始下跌,原因是美国产油量的增加,以及发展中国家需求的下降。

在2015年1月,布伦特原油及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都跌到每桶50元。2015年3月中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降到每桶44美元(布伦特原油则降到每桶54美元),之后的几个月才上升到每桶60美元(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及每桶65美元(布伦特原油)。

由于持续的供过于求,WTI在16年1月20日跌至26.55美元的十年低位。

原油是在商品市场(英语:commodity market)中定价及交易,以下是原油及天然气现货及期货市场的列表:

大部分的原油期货是12个月以内交货。

下表是以2014年11月28日发表的加拿大丰业银行研究报告及经济报告为准,由经济学家Mohr比较在2014年秋天不同地区的产油成本。

上述的分析不考虑初期的探戡,地质资料及基础设备成本,一般将这些视为沉没成本,大约相当每桶5-10美元,不过仍有地区性的不同。若再考虑特许费,这部分在阿尔伯塔省和萨斯喀彻温省较有利。

石油顶峰是指石油提炼(英语:extraction of petroleum)量到达最大值的期间,之后的石油提炼量就会下滑。这和长期的石油供给减少有关,若同时间又有需求量的上升,则全球石油及其衍生产品的价格会大幅提升。

美国能源部在赫希报告(英语:Hirsch report)中提出:“有关石油顶峰衍生的问题不只是暂时性的问题,而且过去的‘能源危机’可以参考的资讯相当有限”。2014年联合国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2013年上半年的油价,除了在1月及2月伊朗的地缘政治冲突时有突然上涨外,其余时间是下滑的,而整体石油需求量的下降和全球经济成长率的减速有关”。

油价明显的上涨及下跌都会对经济及政治带来影响,例如1985-1986年的油价下跌就认为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油价下跌会对消费者导向的股价有帮助,但不利于原油相关产业的股价。估计若 油价下跌,S&P 500(标准普尔500指数)会下降17-18%。

若油价下跌,对于日本、中国、印度等油品进口国有利,但不利于油品出口国。一篇彭博新闻社的报导提到,英国经济研究机构牛津经济公司的分析若油价从$84降至$40时,对世界各国GDP成长率的影响,印度、美国及中国会成长0.5%至1.0%,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则会下滑超过3.5%。若油价稳定在$60,全球经济成长率会成长0.5%。

Katina Stefanova认为油价的下滑和经济衰退及股价的下跌没有关系。嘉信理财集团的首席投资策略师Liz Ann Sonders曾提到油价下滑对于消费者及能源产业以外的企业是有帮助的,而这些企业是占美国经济的大部分,其正面影响会超过能源产业对整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对产油国而言,油价高低象征预算平衡的指标,下表代表各产油国的要达到预算平衡所需要的油价及依赖程度: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