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襄邑
2020-04-19 13:50:04

睢县 (汉语拼音:Suī Xiàn)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东部、惠济河中游,是商丘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926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80万。县政府驻城郊乡。

位于商丘市西部,与民权县,杞县,宁陵县,太康县,柘城县毗邻。北距民权县县城27.5公里,西距杞县县城38公里,东距宁陵县县城27公里,西南距太康县县城47公里,东南距柘城县城49公里。

睢县自秦朝置襄邑县以来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古时有睢水流过,故金朝时被称为睢州。民国二年由州降为县,为睢县。

新石器时代睢县就已有人类居住,在睢县周龙岗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周朝初期,睢县属于宋国。战国时期,睢县属于魏国。秦朝置襄邑县,属砀郡。至西汉元狩元年归属陈留郡。王莽时期被改称“襄平”,至东汉初复原。三国时期陈留郡被改为陈留国,襄邑遂属陈留国,直至晋朝。南北朝时期,北魏属阳夏郡,东魏属梁郡,北齐时襄邑县并入雍丘县,属于睢阳郡。隋朝初属宋郡,开皇十六年改属梁郡。唐高祖年间属杞州,唐太宗贞观年间又属宋州。五代时期襄邑县属开封府,直至北宋初。宋徽宗崇宁四年,襄邑升为拱州,并设保庆军节度,属京畿,下辖考城、太康、楚丘、宁陵、柘城五县。大观四年废拱州,仍称襄邑县,政和四年再升拱州,宣和二年再废。此时襄邑县仅保留保庆军节度,属京东西路。金朝改拱州保庆军为睢州,属南京路,州以“睢”得名从此开始。元朝改南京路为汴梁路,仍辖睢州。明朝初,睢州属开封府,洪武十年降睢州为睢县,洪武十三年复升为睢州,为直隶州,下辖考城、柘城两县。嘉靖二十四年,归德州被升为归德府,睢州由直隶州降为散州,睢州连同所辖两县归属归德府,清朝此建制保持不变。中华民国二年,改睢州为睢县。

睢县位处豫东平原,为黄河下游冲积扇一部分。总的地形平坦,西北略高,东南略低,西北与东南之间的高差为9米。

睢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为27.1摄氏度,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42.3摄氏度(1966年7月19日);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为-0.7摄氏度,历史极端最低气温为-15.7摄氏度(1969年2月6日)。

睢县辖8镇12乡。

长岗镇、平岗镇、周堂镇、蓼堤镇、西陵寺镇、城关镇、潮庄镇、尚屯镇、后台乡、河集乡、孙聚寨乡、白楼乡、河堤乡、白庙乡、胡堂乡、尤吉屯乡、董店乡、涧岗乡、匡城乡和城郊乡。

睢县西距省会郑州市166公里,东距商丘市62公里。 343国道过境。 325省道、 211省道、 214省道、 327省道以县城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扩散。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