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台东糖厂池上糖浆厂
2020-06-29 09:04:24

台东糖厂池上糖浆厂为隶属在台东糖厂旗下的制糖原料先期制成工厂,其厂区坐落在台湾台东县池上乡南边,是花东纵谷台东南端上唯一的糖浆制成工厂。

目前该工厂已停止制造糖浆、转为台糖池上厂,而原池上牧场部分则转为观光休闲渡假村。

池上糖浆厂在台湾日治时期间为台东开拓株式会社的移民适居地以及台湾拓殖株式会社的私有地。

二战后,原台湾拓殖株式会社的会社私有地收归台湾省政府所有,并将355公顷溪埔地划归池上农场,由台糖经营。转为农场初期,1968年,池上农场经营种植制糖原料甘蔗的业务,并且在当时将初始收成之甘蔗利用糖厂火车运送到台东糖厂进行砂糖制成。

民国68年(1981年),台糖为配合台湾省政府开发东部政策,亦考量维持台东糖厂适中之开工天数,并缩短制糖原料的运输距离来降低制糖成本,因此利用屏东糖厂拆卸之机械,与台东农场换地,建立池上糖浆厂。厂区规划日压1,500公吨之糖浆工厂一座。让甘蔗先经过压榨与清净处理并经浓缩至糖浆后,先运至台铁池上车站,其之间的运输轨道路线命名为台东糖厂池上工场线,属于普通专用侧线,全长3.8公里。当糖浆送至池上车站后,由台铁台东线台东糖厂进行结晶、分蜜程序制成砂糖。

池上糖浆工厂厂区建设工程在民国69年(1982年)12月工厂竣工,并于隔年民国70年(1983年)1月16日正式开始进行糖浆制成业务,池上糖浆工厂的首任工厂主任为罗春福,其首批工厂新进工作人员共70人,并且初期工作天数为一年开工四期。

糖浆原料的甘蔗种植区域从台东县关山、池上地区一路延伸至花莲县玉里、富里两地区,,第一年开工期间,日压榨甘蔗原料量1,500公吨,日产糖浆314公吨,使台东厂开工总日数降为141天。

此后因国际糖价低靡、人口老化和外流等因素,约耕面积骤减,导致后来工厂一年仅开工二期,让制造糖浆之成本大增、利益遽降。最终池上糖浆厂于民国75年(1986年)结束糖浆制造业务并关厂,其所剩下至未制成原料则改转运至花莲糖厂与台东糖厂继续进行砂糖制成;而原厂址工厂部分设备搬迁至花莲及台东糖厂,厂区种植甘蔗部分便改为饲养肉牛的牧场。

民国83年(1994年),池上牧场再转型成为渡假村,命名为池上牧野渡假村。

民国89年(2000年),池上牧野渡假村为凸显其特色,因此引进多项代表蒙古文化意象的文物与设施,包括设立17座做为住宿设施的蒙古包、蒙古部落旗帜、以地面为棋盘的蒙古象棋、需由20多只马匹拖行的蒙古战车、以及蒙古勇士表演节目等设施。

民国92年(2003年),台湾因SARS疫情严重、连台北市立动物园所饲养之动物都无法幸免,鉴于当时政府重要行政机关正、副首长都有分开上班的规划,因此,为了避免动物间的传染,台北市立动物园与台糖合作,将园内8种草食性动物包含侏儒河马、蒙古野马、弓角羚羊、查普曼斑马、骆马、斑哥羚羊、双峰骆驼、伊兰羚羊与鸸鹋等,部分移往池上牧野渡假村进行隔离饲养,而动物之所有权仍属园方。后台糖有意将池上牧野渡假村转化为动物园供游客观赏,然因自台北市立动物园迁移来的动物类种再加上原有的马匹、羊群、梅花鹿以及放牧的牛群等动物数量依旧太少,勾勒不成动物园规模,于是仅能维持现状、保存动物生命,供地方做户外教学之用。

台糖池上厂区、废弃糖浆厂区

小塞北蒙古包、放牧区、住宿区、展示区、烤肉区、游戏区、贩卖部、交谊厅、大型豪华餐厅。

池上糖浆厂运输用火车头,目前陈列于池上牧野渡假村中。

糖铁运输火车头资讯板

自日晖国际渡假村大门池上糖浆厂烟囱

自池上大桥上远观池上糖浆厂

位在池上市区中西一路平交道上的旧糖铁路线《台东糖厂池上工场线》遗址,目前该线皆已拆除,仅留下少部分路线尚能辨识。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