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2020-04-28 03:24:28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或译按需分配(英文: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need;德文:Jeder nach seinen Fähigkeiten, jedem nach seinen Bedürfnissen!)是马克思在其1875年出版著作《哥达纲领批判》提出之口号。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此种状态会于已发展的共产社会,物质生产力极大化之后发生。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历史文献显示,在1958年之前的所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汉语宣传文字,都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而1958年之后,很快就改成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表面上看,两者似乎意义相同。但是前者反映的主体是个人意志,即由“取者”自己决定需要什么和需要多少。而后者反映的是集体意志,个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不能自己说了算,而是由“集体”或者“领导”来替你决定你需要什么和需要多少。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初期,鼓励人们于大锅饭食堂“放开肚皮吃”,但很快就发觉不够吃了。持平地说,先不论该人是否已“尽所能”和生产力有多少,但对于还未觉悟的人,他吃的不一定只是刚刚足够他需要的,而是他想要的,很可能多于他的需要,因此资源就不一定足够所有人使用了,因为“各取所需”的意义在于:人们根据自己(真正)的需要而提取社会资源,而非自己想要多少就取多少。例如在发达的现代社会,所有人都会得到免费基础教育,但只有伤残或特殊需要者会得到额外照顾。

在列宁所著的《国家与革命》中论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这一节,引用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论述:“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之后,当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的时候;当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时候;当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随着增长起来,而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的时候,--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本主义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这是一段经典的论述,可是无论是这里还是在马列的其它论著中都没有明确指出生产力应当增长到什么程度,才能实现其论述中所描述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才能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的消失;才能实现阶级与国家的消亡;才能实现社会中的所有的人自己来管理社会生产。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