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开远市
2020-04-06 06:58:06

开远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市。

开远,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交通要塞。北距省会昆明市217公里,南距国家一级口岸河口县240公里, 323国道向东可至广西北海,向西到西双版纳州,昆明至越南河内的滇越国际铁路、昆河公路、石蒙高速、 326国道穿境而过,是云南通往东南亚的陆上重要通道,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全市总面积1946.91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9.6%。人口32.2693万,当地盛产煤矿。

“开远”一名于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最早用于这一地区,当时大西军将领孙可望、李定国进军云南,平定阿迷后取“开拓荒远边疆”之意将阿迷更名为开远,但清军攻入云南后仍然沿袭旧制,州名仍称阿迷。1931年8月18日,阿迷县长蒋子孝取“四面伸开,连接广远”之意请求将县名改为开远,并称“开远二字之意既觉新鲜,字音亦响亮。复明时之旧称,有碑有志,在在可考”。1932年2月19日,中华民国内政部正式批准阿迷县更名为开远县:665。

开远历史悠久,北部小龙潭煤层中曾挖掘出古猿牙齿化石,证明开远亦为古人类居住地之一。约在二千多年前与中原即有联系。西汉为益州郡属地,西晋后属兴古郡和梁水郡。唐初为黎州州治,元为阿宁万户地。明初置阿迷州。1913年以后改为阿迷县,1931年改称开远县,1981年撤县设市,隶红河州。

开远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离城区20公里的小龙潭,褐煤储量达12亿吨,是云南目前最大的露天煤矿,年开采量630万吨,现建有60万千瓦的坑口电厂。由于煤电充足,为数百个工矿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丰富的粮食、甘蔗等又为食品工业提供了原料保障,现已有水泥、化肥、制糖、造纸、酿 酒、食品等行业的工业。

开远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9.9℃。 新兴的开远市到处是绿树成荫,四季鲜花盛开,也因气候温和花卉甚多,以凤凰树为市树,叶子花为市花。

开远素有“天然温室”之誉,同时有着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目前已发现矿产可分为四类十六种,已开发十一种矿产。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石灰岩、砂页岩、石英砂岩、耐火粘土、铁矿和煤矿。其中褐煤、石灰岩、无烟煤、砖瓦粘土等第一类矿产的开发程度最高,开发规模最大,已成为矿业的优势产业。

境内矿藏主要有煤矿(分褐煤,储量10.93亿吨;烟煤,储量88.6万吨;无烟煤,储量4000万吨三类)、锰矿、锑矿、铝矿、铜矿、石灰岩,工业储量4770万吨、砂页岩,储量514万吨、耐火粘土矿床,储量377万吨、汞矿(储量不明)。

从滇越铁路重要枢纽站到滇南第一个运输公司、第一座电站、第一座化肥厂等在开远建立开始,工业就成为开远的立市之本。在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今天,开远以锐意进取、开拓领先的精神走在了全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列。

电力、化肥、水泥、制糖历来是开远的支柱产业,也是红河州基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开远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68亿元,同比增长13.6%。三次产业之比为11.3:50.7:38,工商经济的支柱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占GDP的比重达88.7%。

开远市曾是窄轨滇越铁路的重要枢纽,1909年5月1日通车的开远站最初是全线34个车站中唯一的二等站:34,且由于滇越铁路夜间不行车,行驶全程的旅客列车需在开远过夜:149:1000,1012,开远的商旅业开始逐步发展,开远站的重要地位仅次于昆明这个一等站,奠定了老开远“旱码头”和“滇南商埠”的地位:154。但因公路发展且铁路年久失修,铁路对外客运于2003年停止,开远铁路分局也已于1997年撤销。2018年,开远市内的昆河线开远-大塔间新建祥云路、泸江河、1909广场、七孔桥、南洞5个乘降所,开始开行南北旅游列车。

建设中的准轨弥蒙铁路在开远设开远南站。

开河高速公路途经开远市东部。

滇越铁路建于1903—1910年,是由法国人设计并雇佣中国劳工修筑的铁路,也是中国最长的一条窄轨铁路。滇越铁路开远段北起小龙潭灯笼山,南至羊街与蒙自草坝接壤处,全长59公里。滇越铁路开远段于1909年开通营运,从此承载着客货两运的运输任务,也正因滇越铁路开远段的运输吞吐量繁重,开远历史上一度成为繁荣的交通枢纽地。在全条约59公里的沿线上,开远地段有仁者三孔桥、木花果大花桥、洋人坟、开远火车站法式建筑(包括巴都署旧址、226号楼、机车库旧址)、法国医院旧址、小龙潭法国铁路桥、玉林山七孔桥等处建筑。其中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处,即开远火车站法式建筑(包括巴都署旧址、226号楼、机车库旧址)、法国医院旧址、小龙潭法国铁路桥,其保护管理机构分别为昆明铁路局开远土地房产管理分所、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昆明铁路局开远工务段。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两处,即玉林山七孔桥、洋人坟。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