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国内数个少数民族进行强制迁徙
2020-03-31 08:20:11

苏联的人口转移(俄语:Депортации народов в СССР)可分为以下几大类:驱逐“反苏”的人口类别,通常被列为工贼,驱逐整个民族,劳动力转移,组织迁移,并用俄罗斯人来填补种族清洗后的领土。

在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时期,富农被指控为破坏者,不论其国籍大量移居到西伯利亚和中亚,一直持续到1950年初。根据苏联档案,在1930年和1931年间,有1803392人被送到劳动殖民地和营地,其中1317022人到达了目的地。1931年后继续进行规模较小的驱逐。富农及其亲属在劳动殖民地中死亡的人数为389521。

民族迁移是斯大林处理问题民族的办法,通常是发配到西伯利亚与中亚。与以前不同,斯大林是全民族发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民族被指通敌而发配,这深刻地影响了战后苏联的民族分布版图。

1932-1936开始驱逐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波兰人、1937年发配朝鲜人到中亚、1939年苏联入侵波兰后,新征服的波兰东部1.5万人被驱逐出境。波罗的海三国也是如此,波罗的海三国成年人口的10%被驱逐出境,或送到劳改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在1943年至1944年,苏联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驱逐 。约有一百九十万人被驱逐到西伯利亚和中亚各共和国。最有名的是克里米亚鞑靼人与车臣人的驱逐。从黑海沿岸地区驱逐其他少数民族包括保加利亚人,希腊人,亚美尼亚人。

战后东普鲁士成为加里宁格勒,人口也被俄罗斯人取代。在原有民族被发配后,俄罗斯人通常很快会填补该地区的人口空虚。这导致了日后的民族问题。

劳动力转移有两种,一种是被强逼,另一种是自愿的,如处女地运动。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