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土断
2020-03-31 07:37:17

土断是一种把新来的移民编入户籍的行动,最早执行于晋朝,华北世族时为各种动乱而迁居江南,迁徙而来的世族并未有当地的户籍,仍称原本的籍贯。

此外,当时华北来的流民,使用流动户口:“白籍”,并未有当地的户籍:“黄籍”,故缴税上发生了问题,土断是指撤销侨郡侨县,以所居土地为断,故名。

西晋,晋武帝太康五年(284年),汝南王司马亮、司空卫瓘建议使用土断,这是土断最早的开始。

东晋时共有四次土断,咸和二年(327年)开始整理户籍,被称为“晋籍”。咸和三年晋成帝下令实行土断,咸康七年(341年)四月,晋成帝下令第二次实行土断,胡三省在注释令文“实编户,王公己下皆正土断白籍”时误解第二次土断为第一次土断。晋哀帝兴宁二年(364年),大司马桓温推行第三次土断以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义熙九年(413年),太尉刘裕因桓温庚戌土断过时已久,“王化所以未纯,民瘼所以犹在”,决定再实行土断,是为第四次土断。

南北朝时亦有土断措施,由于“吏贪其贿,民肆其奸”,效果并不昭著,齐武帝永明四年,整理户籍引起唐寓之聚白籍叛乱,人称白贼之乱。

相关:

  • 庚戌土断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