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钟山
2020-04-03 09:32:57

钟山县(邮政式拼音:Chungshan)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偏北、贺江上游富川江流域,是贺州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1472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为42.3万。

钟山历史悠久,自新石器后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富川县,治设钟山。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钟山设镇。民国五年(1916年)成立钟山县。1952年,钟山与富川合并为富钟县。1961年7月复分为钟山、富川两县。 323国道、桂梧高速公路、贵广铁路、永贺高速公路横贯县境,自古有“两粤要冲,三湘入桂门户”之称。

2011年,钟山县辖10个镇、2个民族乡,113个行政村、3个社区,812个自然村,1847个村民小组。

钟山镇、回龙镇、石龙镇、凤翔镇、珊瑚镇、同古镇、公安镇、清塘镇、燕塘镇、红花镇、花山瑶族乡和两安瑶族乡。

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为钟山镇,距广州市370公里、梧州市176公里、桂林市178公里,距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525公里。

十里画廊景区位于公安镇境内,323国道及桂梧高速公路旁。距钟山县城15千米,距贺州市30千米。景区内主要景观有荷塘群峰、双元群峰、公婆山、阳元石(朝天蜡烛)、观音山、宝塔山等。

石龙古桥位于石龙镇,始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清代时期石龙镇属昭平县管辖),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古桥系双孔石拱桥,南北横跨于珊瑚河上,全长40米,宽5.2米,高12米,共56步台阶。主拱跨度14米,副拱跨度7米,是典型的子母石拱桥。桥面两边砌有石栏,石栏内侧饰满各式精美、生动的浮雕图案共74幅。

在钟山县境内广为使用、流通的地方语言称为钟山土话。据语言专家考证,钟山土话是中国特有的稀有语种之一,全国范围内只有钟山县及附近区域几十万人会说,其中以董家垌的钟山土话最为正宗。 此外,两安瑶族乡等瑶族区域讲瑶话,清塘镇部分地方讲土白话和客家话,花山、红花、清塘和燕塘等乡镇合约有数千人讲壮语,县城及官方则以西南官话(桂柳话)为主要沟通语言。

钟山县主要公路有:

钟山县2013年总人口约为43万,主要民族有汉族、瑶族和壮族,约占总人口98%,其余为满族、回族、苗族、侗族、水族、毛南族、傣族、白族、黎族、仫佬族、土家族等民族。

钟山教育事业由来已久,晋朝晋穆帝永和年中(约公元345年—356年),钟山已建有学校。清朝时期,钟山有240个村寨办过私塾。宋、明、清,钟山地区曾考中进士8名,举人40余名,贡生149名。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全县小学264所。

2013年,钟山县有普通高中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初级中学18所(其中民办2所),小学126所(其中民办1所),小学教学点96个,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52所(其中民办50所)。

2011年统计,钟山县全县小学教师1939人,初中教师896人,高中教师263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179人,特殊学校教师15人,幼师211人。

2011年统计,钟山县小学生人数为31511人,初中生18941人,高中生4857人,职校生3347人,特殊学校学生56人,幼儿园及学前班学生9034人。

境内有旅游景点:荷塘十里画廊、花山风景区、钟山状元峰、石龙古桥、龙道古民居等。

英家大头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栽培、种植历史与腌制、糖化、贮存工艺已传承了三百多年。

贺州市钟山县简介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