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俞同奎
2020-04-06 17:47:24

俞同奎(1876年11月10日-1962年2月28日)字星枢,浙江德清人,生于福州。中国化学教育家、古建筑保护专家。

清朝光绪二年九月二十五日,俞同奎生于福州。光绪十八年(1892年)自福州英华学校毕业。因父母均去世,乃投苏州叔祖父俞樾学习国文。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派往西欧留学,入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习化学,获硕士学位。后来,俞同奎赴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继续深造。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1908年),俞同奎、李景镐、吴匡时、陈传瑚等中国留学生在巴黎成立了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俞同奎任临时书记、会长、评议员。

宣统二年(1910年)归国,获清政府授予格致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任京师大学堂理科教授兼化学门研究所主任,主讲无机化学、物理化学。

民国3年(1914年)转任北京大学教科书编委会化学主编,主编了大学教材《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等。民国8年(1919年),北京大学成立教授会,聘俞同奎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首任系主任和教授会主任。民国9年(1920年),调任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后改称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兼任北京大学教授,主讲定量分析等课。民国11年(1922年),俞同奎、陈世璋等人发起创办中华化学工业会(中国化工学会的前身)以及《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志》,并任后者的总编纂。后因病调任教育部大学生就业委员会主任。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昆明办事处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文物管理委员会秘书。1956年,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古代建筑修整所所长,任内亲自考察对宫殿、坛宇、园林、寺庙等古建筑,并提出维修保护方案。

1962年,俞同奎逝世。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