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春秋五霸
2020-04-18 00:22:28

春秋五霸,“五霸”又作“五伯”,是指东周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其说首见于《左传》。该词常与战国七雄并称。

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

“霸”,意为霸主,即是诸侯之领袖,在这个意义上,与代表长者的“伯”实同一词,并无现代的“蛮横无理”的含义。职责:

五霸究竟指何五位国君,历来有不同说法,目前史学界尚无任何定论,从古至今,关于“五霸”至少出现过六种说法。但是大部分中学课本通常都是用《史记》或《荀子》的版本。

另有学者认为,所谓“五霸”应是一个虚数,指诸多位君主,并非实指五位国君。

《白虎通义》中记载两种说法,以夏代昆吾氏,商代大彭氏、豕韦氏与东周齐桓公、晋文公为五霸。另一种说法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与吴王阖闾。

但根据所有曾经被称为春秋五霸的霸主一共9人,而且各人在位年代相差甚远,更没有5位霸主同时在位的时间出现。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