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朱以海
2020-04-02 06:14:36

明义宗朱以海(1618年7月6日-1662年12月23日),字巨川,号恒山,别号常石子。朱以海是明太祖第十子鲁荒王朱檀的九世孙(明思宗的叔父辈),鲁肃王朱寿镛第五子,“鲁王”朱以派之弟,藩封在兖州府。是南明抗清的重要领袖之一。

朱以海,为鲁王朱以派之弟,藩封在兖州府。1642年清兵破兖州,鲁王府被洗劫一空,鲁王朱以派自缢殉国。

1644年2月,朱以海被明思宗封为“鲁王”;但是朱以海正式受封四天后,李自成攻陷北京,朱以海南奔。

福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之后,命朱以海驻守台州。1645年南京、杭州都被清军攻下后,郑遵谦、张国维等迎朱以海于绍兴,听取方逢年建议,7月宣布监国。

1646年,拜方逢年为相,年号并以“监国鲁元年”行之,不奉唐王朱聿键的隆武年号,不惜以高官厚爵收买人心,“时远近章奏,武臣则自称将军、都督,文臣自称都御史、侍郎,三品以下不计。而江湖游手之徒,假造符玺,贩鬻官爵,偃卧丘园而云联师齐楚,保守妻子而云聚兵千万。”。因此朱聿键与朱以海屡起冲突而无法合作,浙江与福建相继为清兵攻破,朱以海逃亡舟山,并且与张名振、张煌言、郑成功合力抗清。朱以海也一度寻求日本的援助。

1651年(辛卯年)8月,舟山陷落,朱以海移居金门;1653年3月,因当时郑成功和朱以海之间有所冲突,朱以海便自去监国称号,由旧臣王忠孝、沈佺期等人照顾;期间朱以海一度移居南澳,不久又回金门。

1662年6月,永历帝朱由榔在云南遇害后,张煌言一度上书朱以海,要求朱以海“争取闽海勋镇,速正大号,以求正统”,但因郑成功和郑经不支持而未成。郑成功死后,朱以海一度无人服侍,壬寅年十一月十三日(1662年12月23日),朱以海病故于金门。《明史》称郑成功因懈怠朱以海,引起朱以海不满,打算前往南澳,遂被郑成功沉入海中杀死。

然而,事实上郑成功去世乃先于朱以海。朱以海死后,其世子朱弘桓渡台湾,还得到郑经的庇护,直至明郑覆亡。后朱一贵起义时,追封朱以海庙号“义宗”,谥号“侍天制道恭和襄定献文敬武明德肃仁成皇帝”。

从宁靖王朱术桂撰勒圹志“皇明监国鲁王圹志”中可知:“大明监国鲁王…栖踪浯岛金门城。…计自鲁而浙而闽而粤,首尾凡十八年,…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卜地于金门城东门外之青山,穴坐酉向卯。其地前有巨湖,右有石峰王屡游其地,题‘汉影云根’四字于石,卜葬兹地,王顾而乐可知也…”。金门民间有称鲁王为“蕃薯王”或“地瓜王”者,因鲁王生前居金门时,平日喜爱蕃薯的美味,由于岛上交通不便,倘或米粮供应不及,常以金门土产蕃薯果腹,因此民间戏称他为“蕃薯王”或“地瓜王”。

由于金门并未生产稻米,朱以海住在金门期间都食用番薯,至今金门民间仍称他为“番薯王”。

目前中华民国福建省金门县有鲁王墓,是在1959年发现后重修的。《明史》称郑成功将鲁王沉入海中杀死并非事实,郑成功去世乃先于鲁王。鲁王死后,其世子朱弘桓渡台湾,得到郑经的庇护,直至明郑覆亡。

德祖 ~ 懿祖 ~ 熙祖 ~ 仁祖 · 兴宗 · 睿宗

太祖[洪武] → 惠宗[建文] → 成祖(太宗)[永乐] → 仁宗[洪熙] → 宣宗[宣德] → 英宗[正统] → 代宗[景泰] → 英宗 (复辟) [天顺] → 宪宗[成化] → 孝宗[弘治] → 武宗[正德] → 世宗[嘉靖] → 穆宗[隆庆] → 神宗[万历] → 光宗[泰昌] → 熹宗[天启] → 思宗[崇祯]

1644–1645

恭宗 ~ 安宗[弘光] → 潞闵王 (监国)

1645–1649

惠帝 ~ 顺帝 ~ 端帝 ~ 宣帝 ~ 绍宗[隆武] → 绍武帝[绍武] → 淮王 (监国) [东武]

1645–1655

悼帝 ~ 鲁王 (监国) [监国]

1646–1662

礼宗 ~ 昭宗[永历]

1646–1664

明朝皇室(后宫 · 皇后) · 皇宫 (南京 → 北京) · 皇陵 · 祖训、宝训、大诰 · 实录 · 玉玺、文华大训

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南朝 / 元魏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国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共和国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