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石正丽
2020-04-04 15:49:46

石正丽(1964年5月26日-),女,河南西峡人,中国病毒学家,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

1964年出生于河南省西峡县。1987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遗传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0年5月获法国蒙彼利埃第二大学博士学位。

1990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1990年-1993年)、助理研究员(1993年-1998年)、副研究员(1998年-2000年)、研究员。兼任《病毒学报》编委、湖北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2017年始任《中国病毒学》主编。

自2013年起,作为骨干人员参与中国科学院海外科教基地建设计划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项目,并担任中非中心微生物分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新发病毒的研究。在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基因组学、病毒的检测技术、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颇具经验。

SARS事件爆发后,石正丽亲自带领研究团队,在全国各地调查蝙蝠栖息洞穴,采集各类蝙蝠样品做病毒检测,寻找SARS病毒踪迹。2013年将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为SARS蝙蝠起源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证据。此外她还发现了中国蝙蝠感染尼帕病毒、埃博拉病毒相关病毒的血清学证据,在蝙蝠中发现并鉴定了腺病毒、圆环病毒等新病毒,进一步证实蝙蝠是多种病毒的自然宿主。

2015年,石正丽曾参与可感染人的冠状病毒研究。2015年11月,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在《自然-医学》上发表关于合成类似SARS冠状病毒的论文,石正丽也是作者之一。

2017年8月,石正丽发表论文,认为SARS病毒源头来自云南蝙蝠洞里的中华菊头蝠。

2018年4月,石正丽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论文,称发现了引发广东大范围猪急性腹泻死亡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并将其命名为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冠状病毒)。该病毒与一些从广东菊头蝠样本所分离病毒的基因组序列一致性高达98%。

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人事部授予的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获第三届“中科院十大杰出妇女”荣誉称号。2015年1月,获“2014年度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获授学术界棕榈叶骑士勋章。2019年,当选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士。

2020年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医学博士武小华提出阴谋论指,石正丽所在的武汉P4实验室管理不善,是泄露病毒的来源。石正丽与诸多媒体其后出面反驳,表示其论据不足、含有臆测成分,属于不实内容。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