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北洋水师水兵墓
2020-12-15 10:12:34

北洋水师水兵墓是位于英国东北纽卡斯尔市圣约翰墓园的华人墓地,安葬的是中国清政府派遣到英国接收四艘巡洋舰,因病而故于异乡的五名北洋水师水兵。

这处坟墓是中国政府少有在海外的文化遗迹,由交易记录猜测可能是大清驻英国使馆的官员买下,被中国政府继承。

1875年,慈禧太后谕令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1875年至1880年期间,李鸿章通过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向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文献旧译“阿摩士庄厂”)订制炮舰、巡洋舰等新式海军船舰。

1880年代,清政府派遣北洋水师官兵到英国接收致远、靖远、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其中五名水兵袁培福、顾世忠、陈受富、陈成魁、连金源因长途劳顿、水土不服,而病故于异乡,安葬于纽卡斯尔市埃尔斯维克(英语:Elswick, Tyne and Wear)的圣约翰墓园。

1881年,袁培福和顾世忠两人逝世,分开安葬在墓园的不同位置;1887年,连金源、陈成魁和陈受富三人逝世,并排安葬在同个区域。辛亥革命前夕,清末海将程璧光到英国参加英王乔治五世加冕典礼,曾前往吊唁并重修墓碑。

清廷代表团随行文案池仲祐《西行日记》记载,1881年离开英国时,曾委托意腻和玛其梨姐妹(“Annie”和“Margaret”译音)照护袁顾两人的墓地,栽种花朵。 多年以后,这些墓碑已经开始碎裂缺失;1887年并排建设的三座墓碑,也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在地。

根据纽卡斯尔市出示的证明文件,并排一起的三块墓地是于1887年以15块英镑成交,在当时相等于半栋别墅的价值,推测是由清政府驻英国使馆的官员买下,因此表明墓地属于中国政府的所有财产。

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修缮此处坟墓,这项修缮项目也是该基金会首个在海外进行公募的项目,目标募集41万-46万元人民币支付修复工程。

2019年6月14日,修缮工程竣工,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马辉、泰恩威尔郡副郡长安·克劳斯顿、纽卡斯尔市议员特雷莎·卡尔内斯、负责工程记录和监督工作的英国北部华人企业家协会会长戚勇强、以及中国威海市及福州市等相关部门代表,在竣工仪式向五名水兵献上花圈。

圣约翰墓园是属于英格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二级注册园林和公园,对墓园建筑的修缮工作,须符合英国遗产保护的规定和程序,遵循“最低限度干预”与“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原则。

五座坟墓的规格一致,由墓碑和墓地组成。墓碑分为碑身、基座和基础三个部分,碑身的背面是灰色砂岩、正面镶嵌黑色花岗岩,墓碑以汉字刻上铭文和日期。墓地位于墓碑的前方,其中两个墓地分开在不同的位置,各长9英尺、宽4英尺;另外三个并排合在一起,共长9英尺、宽12英尺,五座坟墓合计占地180平方英尺(大约16.7平方米)。

五名逝世水兵的名字是: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