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古无舌上音
2020-04-03 12:08:31

古无舌上音是音韵学中的一个假说,认为中古汉语中属于舌上音的知、彻、澄三个声母在上古汉语中不存在,是后来才从属于舌头音的端、透、定三纽中分化而来的。这一论断最早由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卷五‧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中提出。现今学界基本公认此一假说可信:122-125。

根据《切韵》,中古汉语三十六字母中的舌音包括两组。一组是舌头音,即端(.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透()、定()、泥();另一组是舌上音,即知(或)、彻(或)、澄(或)、娘(或):149。中古声母为端、透、定的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声母是 d 或 t;知、彻、澄则读 zh 或 ch 。则“古无舌上音”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普通话中声母是d(ㄉ)、t(ㄊ)的字,和部分声母是zh(ㄓ)、ch(ㄔ)的字,在先秦、两汉、魏晋时期声母相同。

《尚书·禹贡》:“大野既猪(知)。”《史记·夏本纪》:“大野既都(端)。”

《说文解字》:“田(定),陈(澄)也。”

《说文解字》:“冲(澄)读若动(定)。”

《后汉书·文苑列传第七十上》:“催天督(端)。”文中“天督”即后世天竺(知)国。

《文选·卷三十四·七发》:“逾岸出追。”李善注:“追(知),古堆(端)字。”

闽语是最能体现“古无舌上”现象的汉语方言,中古知组字读如端组,如:224:

钱大昕的研究主要是根据文献中的声训、异文、注音以及谐声偏旁,因此只能得出“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的结论:“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而后辈学者通过对方言的研究才认定“古无舌上”而非“古无舌头”。

在清朝时,厦门是非常繁华的港口,包括茶叶在内的大量商品经此出口。荷兰商人购买中国茶叶后转销到西欧各国,英国人就是从荷兰商人那里进口茶叶的。因此荷兰语中的“thee”和英语中的“tea”都和厦门话中的“茶”字音近,而与北方方言(包括普通话)、吴方言、粤方言等其他各方言中的“茶”的发音区别较大。

上古端、透、定母字,韵母是二、三等的,中古变为舌上音知、彻、澄母字。因此,后世韵图中端组只有一、四等字,知组只有二、三等字。

《南史·列传第二十六》:“(羊戎)语好为双声……玄保曰:‘今日上(宋孝武帝)何召我邪?’曰:‘金沟清泚,铜池摇扬,既佳光景,当得剧棋。’”这里以“铜池”为双声, 而“铜”、“池”在作于隋朝的《切韵》中分属定母和澄母。据此可以推断,上古端组分化出舌上知组大约发生在齐梁时代。

钱大昕指出了舌头音中端、透、定三母和舌上音中知、彻、澄三母的关系,但没有把结论推广到舌头音娘母和舌上音泥母的关系上,可能是由于例证不够充分。后来,章炳麟在《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中提出“娘日归泥”,补全了这一结论。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