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巴瑞特氏食道症
2020-03-30 03:37:28

巴雷斯特食道症(Barrett's esophagus)又称为巴洛氏食道症、巴雷特症候群、巴瑞特氏食道症,是一种食道细胞病变的症状,是远端食道黏膜的鳞状上皮细胞由柱状上皮细胞所取代的病变,这种癌前病变的现象是1950年代由英国外科医师诺曼·巴雷特(英语:Norman Barrett)最先提出。这种症状大多是经由食道胃逆流所引起的,而食道腺癌有50%发生率是由巴雷特症演变。在现今的社会中食道腺癌的发病率逐年的提高,以至于这种疾病逐渐的被重视。

胃与食道交界处(下食道括约肌)。可防止胃酸、胆汁、食物逆流回食道。在进食后,此括约肌是关闭的。正常人,此一括约肌每天有几次短暂不定时的松弛。胃食道逆流症的病人则因为下食道括约肌的压力减低,或因腹腔内压力增加,导致此括约肌不适时的松弛,且次数增加,而胃内容物倒流的机会及次数也就增加,胃酸停留在食道的时间延长。虽然食道会蠕动设法将逆流的胃内容物赶回胃部,但力量太小,造成清除能力不足。再者,唾液的分泌不足,食道碳酸盐的分泌能力,逆流物的酸度,停留时间都会影响食道粘膜受伤的严重程度。

透过内视镜进入下食道观察或是透过病理组织切片检查

容易引起食道腺癌发生,肠胃消化道溃疡。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