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2010年泰国反政府示威
2020-04-06 11:41:38

2010年泰国反政府示威是指发生在2010年3月12日至5月19日期间,反独裁民主联盟领导的一系列示威活动。示威反对民主党领导的联合政府,要求其下台,提前大选。

反独裁民主联盟在2006年前总理塔信·钦那瓦被军事政变推翻后成立支持塔信。在一年的军政府统治时期,反独联组织了多次大型反政府示威。

2007年底,亲塔信的沙马·顺达卫领导的政党赢得大选上台。但是不久,泰国政治危机再起,塔信曾短暂回国,后被迫再度流亡海外。在宪法法院裁决后,沙马和其继任者颂猜·旺沙瓦相继被迫下台,在原执政联盟小党的支持下,获人民民主联盟的势力支持的民主党重新执政,反独联认为其未经民意授权上台形同“政变”,于是再一次掀起街头抗争运动,要求总理阿披实辞职,提前举行大选。

2010年3月12日,泰国红衫军举行一次示威,诉求政府解散国会下议院并重新进行大选。

2010年4月10日,安全部队试图强行驱散红衫军失败、造成逾20死800伤,此次冲突为泰国近20年来最严重的暴动。

2010年4月22日,红衫军聚集在曼谷金融中心Silom路附近,该地的BTS站Sala Daeng发生连续五起手榴弹攻击事件,造成3死75伤,是红衫军自3月聚集以来第二波严重流血冲突。

2010年5月,红衫军与泰军的冲突不断发生。至5月17日为止,已经造成31人死亡,230人受伤。其中,红衫军领袖卡迪亚(เสธ.แดง)怀疑被军方狙击手开枪,击中头部,于5月17日在医院伤重不治。

5月19日清晨,军警清场,至下午结束。但当局于同日突然宣布,会在曼谷实施宵禁,红衫军7名领袖于同日下午向警方自首。是次清场造成最少4人死亡,包括一名意大利记者。,军方以武力大规模扫荡红衫军在曼谷市区的据点,迫使红衫军领袖投降同时公开呼吁红衫军解散,结束69天的示威活动,但残余激进派却化整为零,在曼谷市区36处建筑放火,造成曼谷市区陷入一片火海。除了首都外,东北部乌隆府省政厅亦遭纵火、孔敬府政府大楼则遭到洗劫。

5月20日,红衫军主张和平示威的温和派领袖Veera Musikhapong、Weng Tojirakarn及KorkaewPikulthong向警方投案,但强硬派领袖Arisman Pongruengrong仍在逃,部分红衫军支持者搭乘政府提供的车辆回家。

红衫军于2010年4月份开始集结于曼谷百货公司、高级饭店聚集的商业区(Rama 1 Road周边)及金融区(สีลม路周边)附近,百货公司及饭店停止营业超过一个月,曼谷高架电车及地铁亦停止营运,公车也因此停驶或改道,先前的冲突迫使部分国家关闭大使馆并发出旅游警示,造成以观光业为主的泰国经济蒙受的重大损失,同时也加大阿披实政府的压力,演变成更严重的流血冲突,红衫军激进派在曼谷市区重要建筑纵火,使曼谷许多重要建筑全毁或半毁,更加深两方对立,表面上示威活动已在曼谷结束,但长期贫富不均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仍旧没有解决,亦对泰国政治埋下不安的种子。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