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耆那教素食主义
2021-02-27 11:28:48

耆那教素食主义为耆那教文化和哲学的追随者所实践的一种饮食规范。在印度次大陆及其他地区,这是最严格的饮食规范之一。耆那教饮食是完全素食。为了避免伤害小昆虫和微生物,以及整株植物因连根拔起而被杀死,它亦排除在地下生长的疏菜如马铃薯、蒜头、洋葱等。这项原则为耆那教的禁欲者和一般在家众共同遵守。

基于“不害”的原则,耆那教反对食用肉类、鱼类和蛋。一个人所有直接或间接导致杀生或伤害的行为,均被视为暴力(梵语:himsā),这会产生有害的业力。不害的目的是防止这类业力的积累。 实践不害的程度在印度教徒、佛教徒和耆那教徒之间有很大差异。耆那教徒相信非暴力是所有人最重要的宗教义务(“不害是最高的义务”是一句经常题写在耆那教庙宇的格言)。 这是从轮回的循环中得到解脱的必要条件, 而解脱乃耆那教徒修行的终极目标。耆那教徒与印度教徒、佛教徒都有这共同目标,但耆那教徒的做法格外严谨和全面。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其食物)实践非暴力的谨慎和彻底塑造了他们的一生,也是耆那教徒最显著的身份标志。 该严格规范的连带影响是禁欲主义的实行,这在耆那教当中是大力鼓励的,包括僧侣和在家众。 在五种生物中,家庭住户禁止故意杀害或破坏所有生物,最低等级的(只有触觉的单感官生物,例如蔬菜、草本植物、谷类等)除外。

还有,即使已点亮了灯,但一个人又怎么能够不在日照下进食,以防止对食物中微小的生物构成暴力呢?

酒迷惑思想。被迷惑的人,容易忘失虔诚。忘失虔诚者,往往毫不犹豫地犯下暴力。

印度某些地区的素食深受耆那教影响。它们包括:

在印度,素食被视为对任何人、在任何场合都是合适的。这使素食餐厅颇为盛行。很多素食餐厅和甜品店都是由耆那教徒经营的,例如位于德里的Ghantewala (已于2015年结业),以及位于萨格尔的Jamna Mithya。

印度的一些餐厅提供去掉萝卜、马铃薯、洋葱和蒜头的耆那教素食餐。有些航空公司会因应乘客的事先要求而提供耆那教餐饮。 严格的耆那教素食不含根茎类蔬菜如萝卜、甜菜头、马铃薯等。

在公元前6世纪,当筏驮摩那复兴和重组耆那教群体时,不害是一项已确立并被严格遵守的规则。 被西方历史学家视为历史人物 的耆那教23代祖师巴湿伐那陀(梵语:Pārśvanātha)生活在大约公元前8世纪, 他建立了筏驮摩那父母属于的群体。 巴湿伐那陀的追随者发誓遵守不害,为四戒(梵语:caujjama dhamma)之一(其余三戒为不偷窃、诚实语、不执取)。

在筏驮摩那的时代及随后的数百年间,耆那教徒批评佛教徒和吠陀宗教的追随者在实行不害上的疏忽和不一致性。耆那教徒尤其反对动物献祭的吠陀传统,连同吃肉和狩猎。

根据著名的泰米尔语经典蒂鲁古拉尔(被部分学者视为耆那教徒的作品):

如果这世界不购买和食用肉类,便没有人会从事屠宰和提供肉类出售。 (第256首)

有些婆罗门,例如克什米尔班智达、孟加拉婆罗门和萨拉斯瓦蒂婆罗门在传统上吃肉(主要为海鲜)。然而,在受到耆那教深刻影响的地区如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或过去曾深受其影响的地区如卡纳塔克邦和泰米尔纳杜邦,婆罗门是严格的素食者。印度国民大会党前领袖巴尔·甘格达尔·提拉克形容耆那教是不害的创始者。他在信中写道:

在古代,无数的动物在献祭中被屠宰,这在不同诗作如《云使》(Meghaduta)中可找到证据。但是,使这源自婆罗门宗教的可怕屠杀消失的功劳,应归于耆那教。

相关:

  • 耆那教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