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自我决定论
2020-04-08 09:45:22

自我决定论(英语: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是一个有关于人类个性与动机的理论,考量到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资质与心理需求。 主旨在探讨人发自内心的动机,排除外在诱因与影响,其中又把重点聚焦在个人激发与自我决定。

在1970年代,SDT的研究着重在探讨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并尝试了解内在动机影响人类行为的途径。但一直到1980年代中期这个理论才获得稳固的研究依据与支持,而直到2000年代学者才套用SDT到不同教学领域与社会心理学领域。

SDT研究至今的关键依旧在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相对关系,内在动机意指促使一个人行为的理由是因为这样的行为本身能带来娱乐与满足感,相对来说外在动机代表有外在的诱因促使个人做出该行为,内化则是指使外在动机转变成内在动机的一个动机转换历程。

SDT的中心信仰是以人的自然本质而言,会出现持续正向而持续的信念,这样的信念会反复出现,努力达成自我承诺又名为"内在增长趋势", 而同时人也具有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用以做为自我激发(self-motivation)与个性整合(personality-integration)的用途。

自我决定论提出了三个与生俱来的需求,如果能满足该需求,则将会为个人带来最佳的发展与进步。 我们借由个体经验去尝试达成以下三大指标,如果有达成则得以满足个体心理上的成就感(满足感),从而出现良好表现;反之若未达成则会出现零碎/反作用/疏离的自我。 与Bandura的社会认知论不同的是,SDT并不视动机为一个整体,而可以分成三个组成:

这些需求被视为是天生的,并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而且在跨文化,跨时间,跨种族性别的研究中都得到支持。

Deci 和 Vansteenkiste 两位学者宣称对于该理论的有三个必要条件

为了确保个体具有上述能力,依旧需要来自社会环境的培育。 如果上述条件得到满足,会带来良性影响(例如良好表现和成长);若没有,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SDT强调人类的自然成长与跟随正向动机,前提是如果他们的基本需求获得满足,若否,反而会造成挫败。

SDT支持三个基本的心理需求必须被满足,来达成个体的优良表现与健康;这些需求可以被普遍套用在各种情境,然而其中的某些需求可能会因为文化,经验与时间的差异而显得更加突出与重要,或是有不同的解释。

尝试去了解个体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以及个体对于任务可能完成的结果与效能

基于想与他人互动的本能,该行为是否具有制造与他人互动的机会

该行为与动机是否是是发自内心,以及该行为是否是自我决策而非受他人影响

SDT对于动机的阐述,借由该动机的刺激一个人产生行为与决策的过程,以及认知过程上的差异,而分成了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想表达的就是个体发自内心对于该项事物感到好奇,感到有兴趣,并认为能借由做这件事达成满足感与获得刺激。 内在动机可以分成下列三项:

外在动机相对于内在动机则是与赏酬概念有关系,对于做这件事所获得的内在与外在赏酬来决定是否做这件事。 外在动机可以分成下列四项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