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物哀
2020-03-30 18:51:47

物哀(日语:物の哀れ/もののあはれ Mono no aware、もののあわれ、物の哀れ)是日本平安时代的王朝文学上重要的文学审美理念之一。在文学上,主要是通过写一些景物,例如萧条的冬景、残破的一处小山丘等等,来表达和宣泄人物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幽情、以及对人世无常的感慨。

由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国学家本居宣长在著作《紫文要领(日语:紫文要領)》和《源氏物语玉小栉(日语:源氏物語玉の小櫛)》中提出,将《源氏物语》定为“物哀”的典范。

江户时代,儒教受到幕府的保护、奖励,“劝善惩恶”的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过去的平安时代的文学,皆必须以儒家的概念与政治理念为前提进行讨论。然而,在此时期,国学家重新发现“物哀”,否定了以儒学解释文学作品,找回文学作品作为艺术的自律性。《源氏物语》与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受到了作品时代的思想、风土、政治的影响,但本居宣长,不再从作品之外的价值观、目的意识来阅读,而是以物语本身的内在价值看待《源氏物语》。根据契冲以来的“文艺自律性”的想法,针对《源氏物语》提出“物哀”。

世上万事万物,形形色色,不论是目之所及,抑或耳之所闻,抑或身之所触,都收纳于心,加以体味,加以理解,这就是感知‘事之心’、 感知‘物之心’。

知物哀(もののあれはをしる),便是因理解人心,触景而生情,将此种感动呈现出来,使人能感同身受。

和辻哲郎,将本居宣长的“物哀”诠释成,“对永远根源的思慕”(永遠の根源的な思慕)或“对绝对者的依属感情”(絶対者への依属の感情)。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