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松下村塾
2020-04-02 13:51:54

坐标:34°24′43.8″N 131°25′02.4″E / 34.412167°N 131.417333°E / 34.412167; 131.417333

松下村塾是日本在19世纪后半期位于长州藩萩城下松本村(位于现在的山口县萩市)的私塾;由于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及理论奠基者吉田松阴曾在1857年至1858年期间在此授课,当时在此上课的学生又包括多位后来明治维新的重要人物,使得松下村塾不但成为明治维新的象征之一,其当时使用的教室建筑现在也成为萩市的观光景点。

松下村塾最早是在1842年由吉田松阴的叔父玉木文之进(日语:玉木文之進)所开设及命名,吉田松阴在少年时也曾在此接受玉木文之进的指导;在玉木文之进被外派担任代官后,松下村塾由吉田松阴的另一位叔父久保五郎左卫门接手负责。当时的不论学生的身份,武士或是平名都可以在此上课。

吉田松阴在1854年在下田登上美军军舰企图偷渡前往美国,在遭到美军拒绝并向下田的奉行自首后被送回萩的野山狱,1855年出狱改幽禁于自家内,1857年自叔父继承了位于自家土地内的松下村塾,并开始在塾内上课;此时期曾在松下村塾接受吉田松阴指导的学生包括:久坂玄瑞、高杉晋作、伊藤博文、山县有朋、吉田稔麿、入江九一(日语:入江九一)、前原一诚(日语:前原一誠)、品川弥二郎(日语:品川弥二郎)、山田显义(日语:山田顕義)、野村靖(日语:野村靖)、渡边蒿藏(日语:渡辺蒿蔵)、寺岛忠三郎(日语:寺島忠三郎)、松本鼎(日语:松本鼎 (政治家))、冈部富太郎(日语:岡部富太郎)、正木退藏(日语:正木退蔵)、饭田俊德(日语:飯田俊徳)、松浦松洞(日语:松浦松洞)、增野德民(日语:増野徳民)、有吉熊次郎(日语:有吉熊次郎)、时山直八(日语:時山直八)、驹井政五郎(日语:駒井政五郎)、中村精男(日语:中村精男)、玉木彦助(日语:玉木彦助)、饭田正伯(日语:飯田正伯)、杉山松助(日语:杉山松助)、久保清太郎(日语:久保清太郎)、生田良佐(日语:生田良佐)、境二郎(日语:境二郎)、宍户玑等多位日后活耀于明治维新前后的人物。

但在1858年江户幕府与美国缔结美日修好通商条约后,吉田松阴不但大肆指责幕府的外交政策,还主张暗杀老中间部诠胜(日语:間部詮勝),被长州藩再次关入野山狱,也结束了吉田松阴在松下村塾的教学。

此后也由于进入幕府时代末期的动乱时代,许多松下村塾学生陆续离开萩,也造成松下村塾一度暂停。直到1866年才由河合惣太、马岛甫仙负责授课下重新开始运作;1871年玉木文之进回到松下村塾担任塾头,此时的松下村塾也迁至玉木文之进的旧宅,也是现今在萩市内被保存至今的建筑。

1876年在萩发生旧武士引发的萩之乱(日语:萩の乱),其中有包括前原一诚等多位曾经在松下村塾求学的学生参与,同时玉木文之进也因责任问题而自尽,因此松下村塾再度停止运作。

1880年吉田松阴的哥哥杉民治(日语:杉民治)淡出政事后回到此地重新开设松下村塾,直到1892年才关闭。

目前在萩市的松阴神社(日语:松陰神社)内保存有过去松下村塾使用的教室建筑,为木造瓦葺平屋的小型建筑,分为八个榻榻米和十个半榻榻米两个区域。

早在1889年曾是塾生的境二郎(日语:境二郎)就提议将松下村塾教室建筑保留下来,并获得品川弥二郎(日语:品川弥二郎)和山田显义(日语:山田顕義)的支持,一同进行建筑的修复及维护。1922年10月12日松下村塾的教室建筑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家史迹。

200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规划将在1850年代至1910年代之间涉及钢铁冶炼、造船、煤炭等产业发展的历史遗迹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登录为世界遗产,松下村塾也在2009年被列入其中,2015年经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后也正式成为世界遗产。

目前在日本有多地建有松下村塾的仿制建筑,包括: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