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曾文水库
2020-04-01 01:25:32

曾文水库坝址位于台湾嘉义县大埔乡,集水区在嘉义县大埔乡境内曾文溪上游大埔溪上,水库管理局则在台南市楠西区。为台湾最大的水库与湖泊,满水位面积17.14平方公里,其兴建之目的主要为提供嘉南地区灌溉用水,另具发电、防洪和观光的功能,是个多目标利用的水库。于1967年开始建造,1973年完工。

曾文水库所在之曾文溪流域全长138.47公里,流域面积1,176平方公里,为台湾第四大河川,其年平均流量为16亿立方米,坝址位置年平均流量10.64亿立方米,早期设计嘉南大圳之日本技师八田与一,利用曾文溪支流官田溪上游兴建乌山头水库,并于大埔溪设置水坝,透过隧道取水至乌山头水库供应嘉南地区农田灌溉之用,但是其取水率仅为全部流量的百分之二十五(依据曾文水库建设志,曾文水库建库前,乌山头水库原运用水量为3.3亿立方米),因此如直接在曾文溪主流大埔溪筑坝,并与乌山头水库串联运转,便可以增加灌溉量,因此之故,于1939年,八田与一便曾建议在现今大坝坝址建筑水坝,但因战事作罢。

战后有鉴于灌溉水量逐渐不足,于1959年由台湾省水利局着手进行规划,最后择定柳藤潭为坝址,采用土石坝设计,1966年7月,成立曾文水库建设委员会暨工程局,并于1967年10月31日动工。

经6年施工,至1973年10月31日正式完工。1974年曾文水库管理局成立,正式接管水库及工程设施并开始营运,后于1998年曾文水库管理局与水利局南部水资源开发工程处及阿公店水库管理委员会合并成立台湾南区水资源局、1999年改隶为经济部水利处南区水资源局、2002年再经组织修编为“经济部水利署南区水资源局”。

1968年8月6日,《台湾省粮食实物债券条例》制定21条,同年8月19日公布,其第一条:“行政院为应台湾省政府兴建曾文水库需要,授权台湾省政府,依本条例之规定,发行台湾省粮食实物债券。”1985年11月19日,该法废止21条,同年11月27日公布。

曾文水库大坝位于嘉义县大埔乡,坝身材料为土石坝,坝高133米,是全台湾第三高坝(第一高坝为德基水库,第二高坝则是石门水库),坝长400米,坝身体积达900万立方米,大坝体积也是全台湾水库之中最大者。水库满水面积为1714公顷(17平方公里),是台湾湖面面积最大的水库。水库设计容量达7亿4,840万立方米,更是全台容量最大的水库。曾文水库的溢洪道有三道,每道的高程不一,面向下游由右至左,最小排洪量分别为每秒250、300、350立方米,闸门全开时最大排洪量可达每秒9470立方米。

近年因受到全球暖化与气候变迁造影响,造台湾地区气候逐渐转变为降雨时间集中且大量,使多处水库淤积状况日渐加剧。尤其是2009年8月8日,中台莫拉克侵袭台湾,造成中南部地区多处灾情的八八风灾。于是政府开始检讨并启动各项防淤清淤工程。

曾文水库永久河道放水道(PRO)改建防淤设施工程完工后可增加排洪及排砂能力,平均每年可排砂量达46万立方米。

此工程于2012年2月22日开工,已于2015年3月完工。

曾文水库防淤隧道以水力排砂,会比目前机械清淤(陆挖或清淤船)更有效率。预计启用后,每年平均排砂量可达104万立方米,增加曾文水库防洪能力每秒995立方米,大幅提升台南地区供水稳定度,也节省每年约6.93亿元的清淤成本。

此工程于2013年3月31日开工、2018年1月完工启用。

早在1995年政府便在计划越域引水至曾文水库,起因是曾文水库设计容量大,但自设立以来满水位的情形并不频繁,因此有此计划产生。

曾文水库越域引水计划主要是于高雄市桃源区高屏溪上游荖浓溪设置拦河堰,利用引水隧道、旗山溪跨河桥,再经草兰溪输水管线到曾文水库、 全部工程费预计212亿元,估计每日供水量约60万吨。

此工程主要为隧道开挖,大都于地面下进行,于每年5至10月丰水期,取荖浓溪与旗山溪水进曾文水库,取水量占高屏溪同期流量3.6%。

由于此计划有环保上争议,且近年来气候改变,引发各界不同的议论。

1990年4月3日,一架T-34教练机在曾文水库坠毁,机上飞官与飞行生,两人皆殉职(上尉教官蔡意和、空军官校学生桂海伦)。

游客服务中心曾文之眼

曾文水库中正楼观景台

2012年1月30日,自曾库公路看溢洪道

曾文大坝溢洪道闸门

曾文水库坝上道路与远处的大坝纪念碑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