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浙派
2020-04-18 00:25:57

浙派,是一个泛化了的概念,凡与浙江及其人物群体有关的学术或艺术派别,通常会冠之以“浙派”。现今较为经常提到的有:

浙派绘画是明代前期中期中国画坛的重要绘画流派,明代中后期浙派衰弱,其优势位置被吴门画派取代。浙派绘画由于其开创者画家兼学者戴进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故得名。浙派绘画有重要旁支江夏画派,代表人物是江夏(今属湖北武汉)的吴伟。浙派与明代宫廷绘画(院体派)曾呈双峰之势,自宣德至正德年间,两派并列雄踞当时中国画坛,代表了当时中国绘画的主流。

浙派三大家:戴进、吴伟、蓝瑛。

“新浙派”指的是中国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活跃在浙江地区,以杭州为活动中心的三代画家。

第一代代表人物有: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李镇坚、吴茀之等,其中潘天寿和陆俨少是领军人物。

第二代代表人物:方增先、吴山明、卢坤峰、刘国辉、童中焘、何水法等。

第三代代表人物:陈向迅、林海钟、张伟民、宋柏松、张伟平等。

又称“浙江印派”,历史上著名篆刻流派之一。清代乾隆年间由丁敬在钱塘(今杭州)开创。

“丁敬远承何震,近接程邃,博采众长,不主一家,治印宗秦汉,常参以隶意;讲究刀法,善用切刀表达笔意,方中有圆,苍劲质朴,古拙浑厚,别具面目。”

“其后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继之而起。他们均系杭州人故又派‘西泠八家’。后凡篆刻艺术上宗此风格者均称之为‘浙派’。浙派在篆刻史上绵延二百多年,影响深远。”

“晚清赵之谦,精于书画,尤擅篆刻,自云:‘生平艺事皆天分高于人力,惟治印则天五人五,勇然。’在近代篆刻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赵氏曾出入浙、皖两派,并取古代镜铭、钱币、碑版文字人印。又首创阳文入款。自成风格,人目之为‘新浙派’。”

主要是浙江籍的和活动在浙江的历代书法家的集合,如:

“唐、宋的虞世南、褚遂良、孙过庭、白居易(活动在杭州)、苏东坡(活动在杭州)、林逋、岳飞、吴说、陆游等,元明清的鲜于枢、康里、杨维桢、于谦、徐渭、金农、梁同书、阮元、俞樾,以及赵之谦、杨守敬、吴昌硕、康有为(活动在浙江)、翁同龢等。

民国以后的名家有:马一浮、李叔同、马衡、马公愚、潘天寿、傅抱石、丰子恺、张宗祥、马叙伦、陆维钊、朱家济、沈尹默、来楚生、王个、黄宾虹、韩登安、方介堪、诸乐三、余任天、陆俨少、沙孟海、赵朴初、钱君、朱屺瞻、叶浅序等。 ”

近代浙派书法家和海派书法家多有重合。

主要指浙江历史上儒家学派的集合,它们的学术观点有较强的共性,历史上前后衔接,较为连贯,都较强调“经世致用”。

宋代:

明代:

明清时期:

浙江词人中,远可以追溯到南宋大词人陈亮,他是豪放派的健将。清代前期产生了“浙西词派”,创始人是朱彝尊,朱与曹溶同为浙西词派的最早倡导者。浙西词派产生、发展主要在浙西,即今杭嘉湖一带。浙西词派是清代前期最大的词派,影响深远。

浙西词派前期中期代表人物:朱彝尊、曹溶、汪森、柯崇朴、曹尔堪、李良年、李符、沈埠日、沈岸登、龚翔麟。浙西词派后期代表人物:厉鹗、王昶、吴锡麒、郭唐、许昂霄、吴衡照、项鸿柞、黄型清、冯登府、杜文澜、张鸣珂。

乾隆后期,常州词派兴起,浙西词派衰弱。近人中有“一代词学宗师”之誉的夏承焘。

多指近当代浙江籍学者的集合,包括文史哲及科技界学者。

“浙商”是较为新近的称法,类似称法还见于“徽商”和“晋商”。浙商一般指浙江籍的商人,实业家的集合。唐代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江浙一带成为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也产生了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末年及民国初年,浙江商人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中坚之一,为中国工商业的近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大陆改革开放之后,浙江商人活跃于国内外商界。

浙江较著名的区域性商人团体有: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