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双向障碍
2020-03-31 09:06:25

躁郁症(英语:bipolar disorder,亦称双相情感障碍、情绪两极症,早期称为躁狂抑郁疾病、manic depression),是一种精神病经历情绪的亢奋期和抑郁期。情绪亢奋期(躁期)可分为“狂躁”或是“轻躁狂”,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影响生活及工作和是否出现精神病症状。于狂躁期,患者感到或表现出异常开心、有活力、易怒,常会做出不计后果的决定,对睡眠的需求也往往会减少。于抑郁期,患者会哭泣、缺乏与他人眼神交流、对生命萌生负面看法,也有自杀的可能。病史长达20年以上的患者,其自杀风险超过6%,自残风险则约30-40%。躁郁症也常伴随焦虑症以及药物滥用等心理问题。

躁郁症病因不明,先天基因与后天环境都有影响。许多基因都会略微增加发生躁郁症的风险,但目前尚没有找到占主要角色的基因,还有如长期压力(英语:Stress (psychological))和童年受虐等环境因素,都有可能致病。若患者经历一次以上的躁期,称为第一型躁郁症(英语:Bipolar I disorder);若患者经历一次以上的轻躁期加上一次重郁期,称为第二型躁郁症(英语:Bipolar II disorder)。

症状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则被归类为循环性精神失调。如果该现象是由药物或过量饮用咖啡所引发,则不能诊断为双极性情感疾患。会出现类似症状的疾病和情况包括:药物滥用、性格异常 、过动 、思觉失调症以及数种医疗状况。

躁郁症的治疗通常包括心理治疗以及使用情绪稳定剂(英语:Mood stabilizer)或抗精神病药物。常用的情绪稳定剂包括锂盐和部分的抗癫痫药物(英语:Anticonvulsant)和多巴胺抑制药。如果病人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风险,即使病人本身不愿意接受治疗可能还是有强制治疗的必要。

如果认为病人的风险和情况有住院治疗必要,在经过两位精神专科医师鉴定后可以强制病人住院接受治疗(在离岛时鉴定流程则可以由一位专科医师完成)。严重的行为问题在急性期可以用苯二氮平类药物或抗精神病药物处理。若病人有有服用抗忧郁药物,在躁狂期建议应停药,若不停药则应该加上情绪稳定剂,对于其他治疗手段反应都不佳且症状严重的病人可能会对电痉挛疗法有反应。

一般而言,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病人为社交、经济或是工作上的问题所苦,被压力引发躁症。这类病症会导致可能的反社会行为,而此时患者主要都是年轻的成年人,而有些人被误以为刻意找社会麻烦,因为媒体的失衡报导,躁郁症患者也经常需要面对社交污名化(英语:Social stigma)的问题,被当成危险份子或受到各式各样的歧视,而法律判决时的心理压力也极易造成后续影响。

躁郁症患者相对于一般人,由于自然原因(英语:Death by natural causes)(如心脏病等)死亡的风险是常人的两倍,这通常是由于生活习惯不佳,或是药物副作用。约有3%的美国人在一生当中会经历躁郁症发作,在其他国家的盛行率较低(大约是1%)。一般而言,躁郁症常发作在25岁前后,不同性别间的发生率并没有差别。躁郁症在1991年的美国大约消耗450亿美元的经济成本,这当中大部分是由于因躁郁症而损失的工作日数(每年约50日)。

躁郁症分成第一型躁郁症(英语:bipolar I disorder)与第二型躁郁症(英语:bipolar II disorder)。它们的差别在于第一型是只要一次狂躁期发作,不论是否有郁期出现,而第二型则是至少一次的重郁期且伴随至少一次的轻躁期发作所组成(躁期与郁期说明请见下一节)。

青少年躁郁症,多是从一种轻微情绪交替违常引起。简单来说,情绪违常跟躁郁症一样具有“情绪愉悦、亢奋”与“情绪低落”两种状态交替的特征,但强度不及躁郁症的标准。一定比例之拥有循环情绪病征的儿童,在青春期会转变成躁郁症。同样的,若需更多关于循环性疾病的细节,请参阅DSM。

躁郁症发生的原因因人而异,目前还无法明确断定。通常有特殊学习需要的资优生都会被误会或被诊断为躁郁症。可以确定的是,其成因与遗传以及压力都有关系。极少量样本的双生子(双胞胎)研究显示,此种疾病的成因的确存在遗传因素,也有环境的影响。

对于第一型躁郁症(英语:bipolar I disease),其(先证者)发病一致率在同卵双生子(同卵双胞胎)中约为40%,在异卵双生子(异卵双胞胎)中则为0-10%。从第一型躁郁症(英语:bipolar I disease)、第二型躁郁症(英语:bipolar II disease)及循环性情感症的总和来看则为42% vs. 11%。各种躁郁症总的遗传可能性是0.71。这与单相抑郁症(忧郁症)相符合。如果将单相抑郁症和双相躁郁症的发病率一同加进来观察,其发病一致率为67%(同卵)和19%(异卵)。与同卵双生子(同卵双胞胎)相比,异卵双生子(异卵双胞胎)相对较低的发病一致率可说明“相同的家庭环境对于是否造成此类疾病之影响是有限的。”

2018年六月,《科学》期刊发表一篇统合分析初步发现,躁郁症和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忧郁症、和思觉失调症有许多共同的可能致病基因。

在躁期,患者会产生极度愉悦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可能被当事人形容为兴奋的、有活力的、满足的、狂喜的及冲动的……等等。除此之外,患者会表现出与亢奋情绪相关的行为,包括自我膨胀、精力旺盛、多话、性欲增加、失眠(睡眠时间缩短,但却仍然拥有旺盛的精力),并且会产生自制力降低和危机感降低的情形。

在轻躁时,患者会感觉特别有活力或创造力,且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因此许多病患会留恋处于轻躁期的感觉。实际上,许多患有躁郁症的艺术家在处于轻躁时期的作品产量会增加,水准也会特别高。

有些人很幸运地,一生长期处于轻躁的状态。这样的情况如果没有造成任何令当事人无法忍受的不便,则不需要治疗,严格来讲也不被视为疾病,但仍旧被归类为躁郁症的一种形式。这种精力充沛的人常常变成所谓的工作狂。

轻躁也有不好的一面,例如:患者会因为自制力降低而挥霍金钱、乱交朋友,或者进行不切实际的规划以及危险的投资。也有可能因为情绪太过亢奋而失去自制力,导致乱发脾气或讲话不经思考,而在行为或言谈间伤害到身边的人,例如突在公众场合无缘由地对陌生人说出可能带有戏谑、嘲讽,甚至挑衅的言语。

躁狂则损害患者的认知能力,可能产生幻觉,从而妄想及认知扭曲等。有些患者在高昂的情绪与幻觉中产生暴力或者自残行为,有时也会作出不可理喻的行动或者决定。

躁症若没有被治疗,会越来越严重。反之,若在发作初期即受到良好的控制,就能保护患者的社会功能,使受到的损害尽量小。

在郁期(Depressive episode),患者会感到忧郁,包括闷闷不乐、伤心、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悲痛、自我厌恶……等等。如果进入重郁,也有可能感到失去生存的动力。

郁期的行为视轻重程度(Mild or moderate depression to severe depression)而定,包括不想讲话、睡眠时间变短、经常性地哭泣、自暴自弃、产生想自杀的念头,或者将自杀付诸行动……等等。

根据至今为止的研究表明,躁郁症无法被单一方法根治,但还是能透过药物治疗来控制情绪起伏的强度、抑制过多的多巴胺、改善睡眠等周边的方法,来促使患者症状改善。

患者也能够透过心理治疗来学会面对自己变化过于快速又激烈的情绪。心理治疗也能使患者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如何能影响到周遭的人事物,并且学会处理或弥补它造成的后果。

作为一种情绪稳定剂,锂盐能协助稳定躁郁症患者情绪起伏。不过,锂盐浓度若太高 ,会造成中毒反应,所以目前常使用一些其他的的药物如抑止多巴胺理思必妥来搭配锂盐,而不是单用锂盐治疗。 其他可用的抗癫痫药物还有癫通(英语:Carbamazepine)(Tegretol,成分:Carbamazepine),乐命达(Lamictal,成分Lamotrigine),利福全(英语:Clonzaepam)(Rivotril,成分 Clonazepam)等。

Lamictal抗忧郁效果比抗躁症效果强,是目前美国德州规范建议的双极性忧郁期的首选药物。

其他的抗癫痫药物或锂盐或抗精神病药物多半以抗躁症的能力较强。

抗精神病药物,也常被用来控制躁症,甚至是郁症。如思乐康、金普萨再普乐Zyprexa(奥氮平Olanzapine)、理思必妥等。由于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长期使用后,容易导致忧郁的倾向,所以上述的这些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出现便显得相当重要。

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也有人认为有效。

事实上,以乐命达为例,其本身即具备钙离子和钠离子通道阻断的效果,至于其他的药理作用,则包括减少谷氨酸产生,以及阻断NMDA受器(英语:NMDA receptor)。(NMDA受器活化后的传讯路径产生之NO会对神经细胞有毒性)

而锂盐则是抑制磷酸肌醇(英语:phosphoinositol)路径,并有一些促进GABA受体的功能。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