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外伞顶洲
2020-04-07 07:20:30

外伞顶洲,又称外伞顶沙洲、外伞顶汕,日治时期又称为佐佐木岛,是台湾沿海最大的沙洲,现存面积约100余公顷,因形状似伞得名。行政划分上属云林县口湖乡,不过如今绝大部分位于嘉义县东石乡外海约10余公里处,主要由浊水溪的泥沙冲积而成,是云嘉南滨海国家风景区的景点之一。近年来由于河川兴建拦砂坝,导致沙源减少而逐渐缩小,嘉义沿海也因此逐渐失去屏障。洲上现已无常住人口,上面的塭港堆灯塔是该沙洲唯一的灯塔。

外伞顶洲自然造陆运动形成于日治前不久,1901年台湾总督府发行由礼密臣编辑,日人T. Obanawa描绘的福尔摩沙图,在东石乡西侧外海己出现三个小圆圈,位置明显在北港溪出海口之南,这是今日外伞顶汕之原型,在地理上应属嘉义县。原位于台湾云林县台西乡外海,在20世纪初才开始受地方政府注意。1914年日治时代,日本人在此首次设立灯塔,并命名为佐佐木岛。惟沙洲地基不稳,六年后即倒塌。1947年3月26日改名为海丰岛。不论在日治、战后初期、1988年等时期,其管辖政府都曾实施植林固沙的计划,但均告失败,仍无法阻止漂沙移动。在1984年资料中,退潮时外伞顶洲面积约1000余公顷,涨潮时约200余公顷,南北长10余公里,此后不断缩小。

据曾任塭港堆灯塔守望员近40年的蔡福裕描述,1960年代,外伞顶洲曾住居逾千人,用茅草、竹子搭建的上百户简易房舍自成聚落,连杂货店、药铺俱全,居民普遍仰赖捕鱼、养蚵维生,自给自足,人丁兴盛的景象,就像座与世隔绝的海上岛国。强劲的风飞沙造出一座座约2、3层楼高的小山尚能蓄水;从层层交错的山谷底部随手挖掘,沁凉甘甜的淡水立刻涌出。20多年后,洲上堆叠成峰的沙丘,经数次台风侵袭,与沙洲流失、漂移作用,逐渐夷成平地,居民到处挖掘也找不到淡水饮用,只有陆续迁离。蔡福裕也随着这波移民潮,返回东石乡塭港村定居。

外伞顶洲受到波浪、沿岸流及东北季风影响,平均每年往西南方向漂移60至70米,被称为“移动的国土”。

早期浊水溪主流藉北港溪、西螺溪注入海中,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口附近海域,经过长年累月的波浪和海流作用,外伞顶洲可能因此形成;1911年日人开始浊水溪整治,截断北港溪等支流,主流改由西螺溪入海后,北港溪自成水系,输砂量也因此锐减,每年减少约10万立方米,旺盛的沉积作用不再,外伞顶洲开始有侵蚀后退的趋势。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院长陈阳益指出,外伞顶洲从1904年至1995年,历经沙洲地形的幼年、青壮年,现已迈入老年阶段,沙源无法充分补充,加上侵蚀作用影响,沙洲上的堆沙陆续被冲刷至东侧较低洼之潟湖,目前外伞顶洲往西南偏移速度逐渐增大,面积也日渐缩减且被波浪及潮水切割成几部分。

中山大学研究资料显示,以20年为单位,在1962年至1982年、1982年至2002年间,外伞顶洲分别被侵蚀流失520公顷、547公顷的沙洲,现存者仅100余公顷;此外,1982年沙洲上2米以上的沙体还有5200万立方米,但在强烈东北季风作用下,2000年以后几乎刮除殆尽,只剩平坦沙洲。学者研判,如不设法保固。预计在2028年,“移动的国土”可能将成为“消失的国土”。

1994年至1998年间,外伞顶洲面积实为递增,平均约每年增加0.766平方公里。但自1999年起面积逐渐变小,平均约每年减少0.378平方公里。 外伞顶洲在高潮线以上之干砂洲面积,1984年约2.05平方公里,在2003年则缩减至0.5平方公里。1994年至2015年之滩线与面积观测发现,外伞顶洲海侧滩线在北端以每年30.5米,南端以每年119米之速度往内陆内缩,被侵蚀速率近年有上升的趋势,以2009至2015年观测之沙洲陆地被侵蚀的速率推估,2060年外伞顶洲陆地将完全低于平均潮位,沦为潜没沙洲。

外伞顶洲呈逆时针方向偏移,每年偏转角度约0.2度,呈向东南延伸的趋势,每年南移平均约50至60米。

外伞顶洲上游段逐渐变宽,而下游段渐渐变窄,两端皆逐渐向台湾本岛靠近。以目前变化率推算,外伞顶洲北侧将于2060年与台湾本岛相连,南侧则将于2174年会与本岛连接。

自浊水溪整治计划实施,北港溪输沙量大减,使得浊水溪南移漂沙仅达箔子寮渔港,统汕洲与箔子寮汕的缩减明显且大幅南移。自1993年之后浊水溪砂石量减采,其4年后外伞顶洲干砂洲面积即有增大趋势,浊水溪砂石开采对外伞顶洲之变迁具显著的影响。研究显示浊水溪流域悬浮载输砂量之变化,其后8年内会影响到外伞顶洲面积的变化。

外伞顶洲的沙滩具季节性变化,夏天(5~9月)会淤积而冬天(10~隔年4月)会受到侵蚀。但是若北港溪在该年有足够沙源流至外海,则南向水流会造成该年外伞顶洲之沙滩不减反增。

外伞顶洲上现有灯塔一座。前有渔民陈姓老夫妻自行搭建之“竹篙寮”,2012年已搬离。

塭港堆灯塔又称外伞顶洲灯塔,不同于一般水泥结构灯塔,采钢架结构。所处海域沙洲甚多,船舶稍有不慎即易搁浅,故而设立。1914年首建,高度15米,装用五等电石气闪光灯,每2秒一闪,光力800烛光,1920年倾倒,隔年重建,塔形灯器与原塔同,后因沙洲移动再次流失。 1957年另建20.7米高方形钢架塔,初用五等电石气灯,光力800烛光,后于1965年改装直流电灯,光力增至2600烛光,每3秒一闪。 1974年因沙洲移动,并为改善目标,移至附近新址,改建为方锥形钢架塔,换用四等直流电灯,光力增至3500烛光。 1977年改进设备,光力加强为10000烛光,塔高32.4米,灯高35.5米,公称光程(nominal range)14.3浬。另设有多向金属雷达反射器。

自1914年首建以来,塭港堆灯塔因沙洲漂移、海水浸蚀等因素而多次倾斜倒塌,前后历经七次重建,是全台湾灯塔中,重建次数最多者。

外伞顶洲与嘉义县海岸之间的水域被称为东石潟湖,因外伞顶洲的屏障形成平静的广大浅水海域,目前是台湾主要蚵仔(牡蛎)养殖区之一。据嘉义县政府统计,嘉义沿海蚵仔年产量约7000多公吨,约占全台湾产量50%,产值新台币9亿1000多万元,且全台湾90%的蚵又都在东石加工取肉,东石乡民小至小学生、大至70-80岁老人都会剖蚵,为地方重要经济来源。此外,外伞顶洲的观光产业也很发达,可从嘉义县东石乡东石渔人码头乘渔筏前往;据嘉义县政府统计,截至2015年,每年约有10万人次到外伞顶洲观光。

1990年代开始,有人建议将东石潟湖完全填平成海埔新生地,因为最大可填平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但由于担心对当地生态造成破坏,加上当地偏僻远离市区,经济效益仍待商榷,故未实施。

外伞顶洲南面是内海浅滩,有利于贝类养殖,也导致了嘉义东石、云林口湖两地渔民渔产权之争。

1978年11月30日,嘉义县长凃德锜曾率员利用假日前往外伞顶洲实地勘察以利行政划分之商议;多年来随着沙洲南移,两县管辖权之争愈趋激烈。2001年,云林县长张荣味任内,曾指派副县长高孟定率员至外伞顶洲钉上“云林县口湖乡蚶寮126之201号”门牌宣示管辖权。

2006年,嘉义县府以“沙洲已经漂流到东石外海14公里”为由,向中央政府提出将其从云林改划由嘉义管辖,未获同意。2007年6月,嘉义县长陈明文率县府、议会人员及学者前往外伞顶洲会勘,并解释此行与管辖权归属无关,为配合中山大学海洋科学院研究,透过评估分析外伞顶洲固沙保育及养殖海籍图等现况,由学者专家从学术面,探讨国土复育可能性。此举引发了云林县议员的紧张,在议会上公开要求云林县府采积极作为,对此,云林县长苏治芬表示,外伞顶洲现已漂至嘉义县外海,云林县府的行政管辖权有实际上的行使困难,要如何防止沙洲消失,涉及跨县市问题,中央部会应出面整合。内政部则回应,正依《地方制度法》检讨修正行政区划法草案,外伞顶洲的管辖问题,将等行政区划法完成立法,再行妥善规划。经监察院2015年做成的报告指出,2012年行政院虽将涉及外伞顶洲区划问题的《行政区划法》草案送交立法院审议,但直至2015年仍未进入逐条审查。

1955年2月20日,21名东石乡型厝村渔民搭乘大竹筏到外伞顶洲海域捕鱼,21人均不明原因失踪;翌年11月20日,共乘一艘竹筏的4名渔民再传失踪。事故发生后,村民集体乘竹筏出海找寻,并未找到任何遗物,事故究竟如何发生、是否有人生还等细节均成谜。有10名渔民的家属,50余年来仍抱着亲人生还的希望,直至2007年11月25日,终决定向村干事蔡信茂、村长颜铭源求助,希望办理死亡宣告、除户事宜。蔡文钦胞弟蔡文雄于事故中失踪,他表示,当年其弟十八岁,尚未娶妻,迄今政府所发放敬老津贴名册上都有其弟名字,徒增伤感,才决定办理死亡宣告。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