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虱目鱼
2020-04-02 21:22:13

虱目鱼(学名:Chanos chanos)是东南亚一带的重要鱼获物,温水性鱼类,分布在亚热带或热带的海域。其他俗名有海草鱼、安平鱼、国姓鱼、麻虱目、麻虱目仔、遮目鱼、状元鱼、牛奶鱼(英语: milk fish)等。

在东太平洋由南美洲北部延伸到加州中南部都可见其踪迹,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尤其由台湾南部沿海一直穿过巴士海峡延伸到印度群岛〉其行踪更为频繁。因为不耐寒,所以鱼塭水温过低会造成大量死亡。除了台湾养殖此鱼以外,菲律宾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也有虱目鱼养殖。而台湾的虱目鱼养殖技术,被认为最早系17世纪由荷兰人自印尼引入台湾。

虱目鱼肉质鲜美,是极受台湾南部欢迎的平民鱼料理,鱼肚更是肥美别具风味,常见的料理手法是煎鱼、佐汤煮成鱼粥或制成鱼丸。唯细小鱼刺多于其他常见食用鱼是麻烦之处。

因其吃藻类和海草而称海草鱼,虱目鱼吃素。虱目鱼食底藻,也是杂食性;在草食性鱼种中,虱目鱼成长算是相当快的一种。其名称来源众说纷云,包括:

至于传说方面,有说当郑成功到台湾时,老百姓献上虱目鱼作为贡品,郑成功用浓浓的闽南语泉州腔问:“啥乜鱼(什么鱼)?”,由于“啥乜”听起来音近“虱目”,百姓便以此为鱼名。另称国姓鱼。。

虱目鱼之英文名为Milkfish,夏威夷原住民语称作awa,在菲律宾叫做Bangus,在爪哇称Ikan Bandeng,在台湾有时还叫麻虱鱼。

虱目鱼有着对称以及流线的体型,有着分叉尾鳍。最大可以长到1.8米长,但是一般市面上大小在50公分以下。无齿,主要的食物是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具有极发达的脂眼睑(adipose eyelid),几乎完全遮盖鱼眼。体内有222根鱼刺。

体为长卵型而侧扁,全身有不易掉落之银白色小圆鳞。侧线明确,腹面圆且无棱鳞。口小,在两颚及口盖部无齿,眼有脂睑。刺多肉味美。尾鳍深深分叉,体呈银白色,背面灰棕色,市体长四十公分左右,体重约二百至四百克。在菜市场上,虱目鱼一向神彩奕奕、银白色的肌肤配上紧密之圆鳞更是光艳照人,细长的身躯,在水中更是耀眼夺目;以专业的术语来说,它上市时一直都是在硬直期(rigor mortis),常常从中间下凹头尾向上弯,是独一无二的鱼姿,换句话说,它是在非常新鲜的状态。

属于热带及亚热带水域鱼类,此鱼较不能耐寒,若水温降至14℃以下即有被冻死的现象,故养殖需有越冬的准备,能适应各种不同盐度的栖息环境,从河川中的淡水到河口红树林区到海洋中的砂质底地形或珊瑚礁区的环境,皆有其踪迹广泛分布在印尼、太平洋的热带及亚热带海域,但东太平洋地区较为少见。台湾南部较常见。

虱目鱼养殖为台湾水产养殖产业中,仅次于吴郭鱼,养殖面积最大,生产量最高,影响面最广的养殖产业,分布于西南沿海一带的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等县市,其中又以嘉义、台南、高雄县养殖最多。 高雄虱目鱼养殖年产量约1万3,949公吨,年产值约10亿1,800万元,年产量及年产值均占全国第2位(2018年)。尤其以弥陀、永安一带生产最为大量。

专以青苔、有机垃圾等为食,故一般饲养于彰化至台南一带的蛤子池,作为清除池内杂物之用,等到蛤子要收成前,先收费开放给民众钓鱼,钓不完的就竭池而渔。通常会控制在秋天天冷之前收成。由于虱目鱼泳速快、爆发力强,因此学不会谨慎索饵,故相当容易上钩,是台湾中南部钓鱼人喜欢钓的鱼种之一。

一岁以前的虱目鱼约在600克以内,过冬的虱目鱼可达到约50至70公分、1至1.5公斤。

也因为神经质的关系,所以人工养殖的虱目鱼必须相当注重其生活环境,才不会产生白费苦心的现象,所以人工饲养的虱目鱼在品质上是不太需要担心的。

此外,虱目鱼皮含有胶原蛋白,具有抗氧化能力。在抑制血管升压素转换酶之活性方面,其抑制能力有 90% 以上。

由于虱目鱼的细小骨刺较一般食用鱼类来得多,台湾南部的虱目鱼养殖业者通常会先送至加工厂把鱼骨头挑出来,例如虱目鱼肚粥。或是加工成虱目鱼丸、鱼松以及罐头。因虱目鱼的肚子肉,味道肥美,台湾称虱目鱼肚。只需稍微料理,就是一道平民美食。

弥陀虱目鱼文化节每年冬季在高雄弥陀举办,已有二十年历史。

相关:

网站公告: